老人在犹豫,心里在挣扎,心中想卖又在担心什么?李平安这些人毕竟身上穿的是制服,同时在抓人。
"小伙子,我不卖,真的可以走吗?谢谢你。"老人还是不敢相信他可以走。
"不卖没关系,顺着这条路走,这是我们负责的一条路,走出去在回家,别处不归我们管,大爷再见。"
李平安往回走了几米,老人站着没有动,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在颤动。
李平安不会放过这些邮票,这些邮票在后世价值非常高,不会去抢,做人还是需要底线。
李平安会让"分身"出马,盯着这位大爷,可以看出这位大爷生活并不好,脸上有非常明显的营养不良迹象。
看到的黄军邮、蓝军邮、紫军邮,是因为其中"蓝军邮"在90年代拍卖出我国邮票的最高价值。
用钱或者粮票去买这些邮票,这应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大爷的邮票要卖,卖谁不是卖。
关键是李平安知道,古董造假在清·光绪、宣统、民国年间就比较多,不敢保证手里古董真假,只是现在几乎没人敢造假。
但是邮票没有假的,都是发行时间不算长,人们还不知道它们以后的价值,不会对它们造假,更适合收藏,以后有需要卖出。
1953年2月为了优待军人寄信,邮电部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邮票共3枚,面值均为旧人民币800元。
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军徽下面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800元”字样。第一枚底纹为橘红色,俗称“黄军邮”
第二枚紫色,俗称“紫军邮”;第三枚蓝色,俗称“蓝军邮”。图幅为21毫米×32毫米,齿孔14度,全张90(9×10)枚。胶版。
由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印制。拟于1953年8月1日发行。这套邮票于1953年7月初开始印制,是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
邮票下发后,有的部队反映,在没有信箱代号的情况下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容易泄密,邮票使用范围和对象也难以控制等等。
为此,有关部门决定“延期实行”,停止使用。后来,军队有关领导机关作出决定,没有下发的邮票全部销毁。但在个人手中的军人贴用邮票仍被使用。
这三种邮票都流出一些,其中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少,成为罕品,极为珍贵。
其中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少,成为罕品,极为珍贵。
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在1994年的拍卖中,曾创造出新中国邮票单枚邮票80万元的最高价。
......
"小伙子,等一下。"大爷声音不小,李平安停下脚步,转身。
”小伙子,我年龄大了,可以扶我走一程吗?谢谢你。”
李平安心中暗喜,没问题了,这里人多,不好交易,到人少地方。
"好的大爷,您小心。”李平安假装扶上这名大爷朝外面走去。
"小蚊子,你们注意一下顺序,不要乱,让这些大妈、大嫂排队出去。"
”好的。"
"各位排好队,不要急,慢慢走,别伤到自己。"小蚊子也是保卫科新人。
十五分钟后,两人拐进一条偏僻一些的小胡同。
"小伙子,你真要买。"大爷还是不太敢相信,他卖了快一个月都没卖出去,今天居然有人买,还是一个....
"大爷放心,只要您不是漫天要价,我可以买上。”
“唉,不卖不行了,我的价格...不低,我需要....价格是800斤玉米面,或者1000斤三合面,粮票也行,可以?"
大爷眼中居然出现期望李平安可以买的神情,这位大爷不是一个老手,不经常卖东西。
“大爷,价格没问题,我可以看出来,你有需要,我不和您讲价,大家都不容易。
只是我没那么多粮食或者粮票,我可以按黑市粮价折钱,再给您40斤细粗粮票,4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