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制造的不仅仅是旱灾,还有在荆州不遗余力的宣传着自己,以引起外界的注意力,名为子尤的少年之所以知道隆中高人的事情。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纪云的宣传,以及利用种种手段凸显隆中高人的神秘以及厉害,这才有子尤近乎痴迷的信服,以及之前的建议。
若非如此,小田村的这些人,怎么会知道隆中高人的事情?
要知道即使是子尤,也不过是底层人,勉强可以说是寒门子弟,本身的见识很一般,一辈子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成就,见识什么的更别想了,根本不可能知道一个默默无闻的存在。
而且不仅仅是小田村,在诸葛孔明长达一个月的准备、宣传以及炒作下,隐居在隆中卧龙岗的卧龙先生之名,已经传遍了整个南阳。
尤其是在诸葛孔明的布置下遭遇旱灾的几个村子,更是将希望寄托在了自己见都没有见过的所谓的“隆中高人”身上。
不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识,更是因为他们没得选择。
即使是生活条件还好的它们,一旦今年的粮食没有收成,也足以让他们家破人亡,最好的结果是成为流民,最长的情况下是易子而食,进而导致整个村子的人都死的干干净净。
所以,它们不得不去求隆中高人,为的就是那微乎其微的一线生机。
去求的话,或许有升级不求的话,绝对是死路一条。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隆中。
这个一向寂静的偏远山村,久违的迎来了一群客人,正是子尤等前来请诸葛孔明出山的人。
“这里便是高人隐居的卧龙岗,果然不一般,与村子里完全不一样。”
进入卧龙岗,子尤一眼便看到了在田间耕作的几个人,村子里还有几个人一边耕作一边做歌,显然不是一般的农民。
听这些人做的歌的内容,分明透露出一种看穿世事的坦然,可见创作之人的才华,也是子尤由衷感叹的原因。
不过感叹过后,子尤来到这人的身边,问道:“请问你知道隐居此间的高人在哪里吗?”
“高人?你是说卧龙先生吧?”这人闻言先是一愣,而后恍然,答道,“从这里往南走,有一个高岗,名为卧龙岗,卧龙岗中有一片小竹林,里面有一件茅庐,哪里就是卧龙先生的住所,想找卧龙鲜红色呢过可以去那里。”
“多谢!”
谢过这人后,子尤便起身前往了卧龙岗,寻找诸葛孔明这个“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