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方面,当初为了好好的去薅日本的羊毛……不对,应该是薅日本的粮食,黄小刚一早就把“三脱”套件整了出来,所谓“三脱”也即是脱壳机、脱粒机、脱糠机碾米机,有了这些设备粮食加工方面也就不用多说了。
然后迁入的渔民在稍事休息后,就很快拿着黄小刚帮着给他们改装过的新网出海展开了捕捞,而这个时代只会用简单抛网还有垂钓的渔民在遇见了拖网这种来自后世的黑科技之后,所发生的化学效果想都不要去想啊!
幸亏黄小刚还是懂得什么叫生态保护,给渔民发的拖网把网眼弄得很大,而对于渴求收获更多的渔民,也要求他们把渔网的网眼最少都得搞到三寸以上的,可即便这样也没拦住渔民们发了狂,第一次用拖网出海就特么沉了三条舢板死了六个人,原因居然是负载太多浪大造成了船体倾覆。
然后,在进入了腊月,东华各地还有托管区都普遍传来的遭遇极寒气候的消息后,黄小刚也急忙正式展开了抗冻救灾的工作。
首先就是组织各类早已准备好的被服、粮食等救灾物资发往各地,然后再进一步派出专门的督导队和督导组前往各地组织生产自救和现场指导抗冻救灾,并且针对黎阳的军事对峙,也特别为前线赶制了一批冬季军需物资。
黄小刚大笔一挥,就把天凤二年通过公田外包得到的差不多一万多吨的大豆全拿了出来,一半直接用来榨油全部加工成豆油,另外一半又分成几份用来做豆腐、豆皮、豆干、豆面筋,然后将豆腐、豆皮这些全都过油制成油货,并且还收集了几万斤的蒜头和一部分的大豆送去黎阳,在当地建设暖房发豆芽和蒜苗,为前线的士兵提供足够的油货和冬季时蔬。
然后豆粕也不浪费,做饲料什么的也不说了,更调集了部分的豆油在海边建起了加工场,渔民用拖网打回的大量海鱼经过就地加工和改刀后,裹上面粉炸成金黄,做成把小朋友都馋哭了的鱼鲊、肉鲊,也纷纷发往前线和灾区。
不过呢!比起天凤军这边的有准备有计划,其他人可就惨多了,别说什么这个时代的人根本连“小冰河期”是什么他们都不懂,便是基本的御寒手段也所知甚少,碰到了也只能是望天兴叹,然后在史书里写上几个字,比如什么“是岁天下大寒,冻毙无算”。
远的不说,就拿黎阳城下跟天凤军对峙的隋军来说吧!
虽然李密和杨春的部队互不统属,但此时二人也该都算作隋军,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北方寒流,二人实际上都是束手无策的状态,大雪降下的当夜便冻死冻伤了数百人之多,若不是后来黄娜派人送去柴草并且教导他们搭建用于御寒的“地窝子”,只怕这头两场雪下来就能把他们弄死一半以上。
而大雪之下,十几万人的吃喝更不是小事,天凤军这边守着黎阳仓,粮食什么的肯定是没问题,然后黄小刚还变着法的弄来什么油货、鱼鲊,甚至还搞暖房给大家伙发豆芽和蒜苗补充维生素。
可隋军自然就没这条件了,因此一整个冬天搞下来,非战斗减员居然达到了四成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