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日子,秦观时时刻刻都都不敢忘记农业,这件关系到百姓肚子的大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现在各处都在闹饥荒,所以急需在连江县周围进行深入开发农业以度过荒年。
秦观利用自己知县的职权,以屯垦的名义,把连江县的一些灾民和农户组织集中了起来,把县里甚至是周边县的荒地,按照后世农场的做法,旱地开地种甘蔗,离水近的地方开田种水稻。
人虽然有了,地却要新开垦,榨糖的规模要扩大,秦观还有一大堆杂事。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要是弄巧成拙了,结果下年白糖榨不出来,秦观就会有大麻烦了。
看着周围不时突起一个小山包,上面有的是大片的荒地,还有就是新开垦出来的坡地。秦观又叹了一口气。不但要种甘蔗榨糖,他还要指挥着开地种粮食,最少得把这里的人养活了。
各种作物往年的产量秦观已经让手下人统计过,水稻不到二百五十斤,大豆等豆类八十斤,粟类六十斤,他一直都认为是高产作物的红薯也不过亩产区区七百斤,与他前世的印象相差甚远。看来所谓高产,后世无不是用水肥堆出来的,现在年代说高产作物就是缺乏r肥料,作物品种带来的差别与地力差别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看来当初选择种植甘蔗,真是选择对了,甘蔗对地力要求不高,亩产可以达到二千斤多斤,做为经济作物换算成钱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甘蔗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不过现在连江到处都是灾民,所以人力不值钱,尽可以使劲用。白糖产量大量增加必然导致价格下跌,不过县衙已经组织好了往外销售的渠道。甚至期货市场开业后白糖就是第一个上市的商品。
不过现在很多商人也都看到了白糖的暴利。都想着自己也种一点,或者是找灾民提前收购。这时县衙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早早地安排了人手紧紧的盯住,你自己种我们管不了,你来收就是不行。不能让到手的利益的白白的从手中流走。
蒋书吏看着最近司库里有大把银钱入账,可是花出去的也多。比如县里在居民点兴建了私塾,建立了好几个诊所。新的医疗卫生的服务体系正在慢慢的完善。
连江书院医学分院也在秦观的关注下升级成医学院,并任命李言为首届院长。在古河镇原医院的基础上继续扩建成为一个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所以蒋书吏一直觉得秦观不只是赚钱厉害,最厉害的地方是花钱,你永远也想不到他把钱要花在哪里?只有花完了后才知道这样子花也很有道理,花得很值。
李风烈说在老家的农庄里,有种植水稻和甘蔗的经验。所以他就领了带人种植水稻和甘蔗的差事。现在可以说屯田有了很大的优势,就是不缺人工。虽然说很多都是一些不愿意做工的灾民。他们刚开始几个几个人来,后来人数越来越多的人到来。但是人们毕竟是刚来,逃难的人只有那些拖家带口的大户人家有粮,其他的人都是饿着肚子。幸好现在刚好能赶上农时还不晚,种下去的粮食还能长点儿的,至少可以让人们熬过这个冬天。明年就好说了可以带人去寻找大面积的荒地,大面积的屯田。到了那时候就不怕没有粮食了。
但是没有粮食的人你可不能让人家饿的啊,所以秦观发布一张告示,说每家只要有一个参加护县队的人就可以得到官府的救助。没有参军就得先到城里打工,或者是你帮县里开垦荒地县里给你工钱。再者是你自己开垦土地地就归你自己。
一阵微风吹过,连绵的甘蔗林泛起一阵阵波浪,微微的沙沙声伴着风向远方飘荡。人的影子淹没在这甘蔗的大海里,只有当两行甘蔗齐刷刷地倒向一边,后边举着砍刀断稍去叶的人才露出身形。
老杜赶着牛车来到地头,叉着腰扯着嗓子喊一声:“歇了吧,吃饭啦!”
随着这粗犷的声音,甘蔗地里响起一阵欢呼,变戏法一样,从茂密的甘蔗林里钻出来十几条汉子,风一样围到老杜的车旁。
“今天什么菜?”
一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小子鬼头鬼脑地看了车一眼,就拽出一个大盆来,顺手就揭开了盖子。
“又是豆腐,吃不完了么?”
小伙子嘀咕了一声,一下就没有精神。
老杜笑喝喝地道:“知足吧,昨天鸡蛋,今天豆腐,官人吩咐过两样轮着吃,就怕你们手脚上没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