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破阵杀敌,风云突变
公孙胜手持拂尘,神色镇定,缓缓踏入那烟雾弥漫的奇门阵法之中。他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阵法中的气息流动与布局脉络。凭借着自身深厚的道法修为和对奇门之术的钻研,公孙胜逐渐捕捉到了阵眼的些许线索。
在阵法内复杂的迷雾与变幻中,公孙胜避开重重机关与敌军的袭击,朝着推测的阵眼位置艰难前行。终于,他发现了一处灵力波动异常强烈的区域,断定此处便是阵眼所在。
只见公孙胜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拂尘一挥,一道金光闪过,直击阵眼。随着一声巨响,阵眼中光芒消散,烟雾渐渐散去,飞沙走石的乱象也随之停止。被困在阵法中的梁山众人眼前豁然开朗,再次看清了敌军的位置。
“兄弟们,阵法已破,杀啊!”林冲大喊一声,带领着兄弟们再次向敌军发起猛烈攻击。此时的两国军队和山贼,因阵法被破而士气低落,面对重新振作的梁山众人,已无招架之力。
梁山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敌军打得节节败退。两国军队见势不妙,纷纷萌生退意。而那股山贼势力,更是伤亡惨重,几乎丧失了战斗能力。
然而,就在梁山众人以为这场战斗即将以胜利告终之时,远方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众人抬眼望去,只见一支打着朝廷旗号的精锐骑兵正飞速赶来。原来是高俅得知两国与山贼进攻受阻,暗中调遣了一支王牌骑兵前来支援,企图挽回败局。
这支精锐骑兵人数虽不多,但个个身经百战,装备精良。他们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插入战场,一时间,局势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朝廷精锐骑兵,梁山众人能否稳住阵脚,继续保持优势?高俅又是否还会有后续的阴谋诡计?这场一波三折的战斗,究竟会走向何方?梁山在这风云突变的局势下,又将何去何从?
第一百四十七章:力敌骑兵,危局再临
梁山众人见朝廷精锐骑兵杀到,不禁心头一紧。这骑兵来势汹汹,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其冲击力绝非普通军队可比。
宋江立刻大声喊道:“兄弟们莫慌,弓箭手准备,先打乱他们的冲锋阵型!” 花荣早已带领弓箭手严阵以待,听到命令,他大喝一声:“放箭!” 顿时,无数利箭如雨点般朝着朝廷骑兵射去。
然而,这队骑兵训练有素,他们迅速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大部分箭矢。只有少数骑兵中箭落马,但这并未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转眼间,骑兵已冲到梁山阵前。
“长枪兵,上!”林冲一声令下,梁山的长枪兵迅速挺枪而立,组成一道枪林,试图阻挡骑兵的冲击。骑兵与长枪兵瞬间碰撞在一起,喊杀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骑兵的冲击力实在太强,不少长枪兵被撞飞,但他们依旧死死抵住,没有后退半步。
鲁智深见状,挥舞着禅杖,冲入骑兵阵中。他力大无穷,禅杖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武松也不甘示弱,手持双刀,在骑兵中穿梭,专砍马腿。一时间,朝廷骑兵的阵脚被两人搅乱。
但骑兵人数众多,且不断有后续骑兵补上。梁山众人虽英勇抵抗,但渐渐有些吃力。此时,吴用在后方观察着战局,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想出对策,梁山众人恐会在这骑兵的冲击下遭受重创。
就在这时,吴用看到战场一侧有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坡,灵机一动,想出一条计策。他急忙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快去,让李逵带领他的敢死队,悄悄绕到土坡后面,等我命令。再让水军兄弟们准备好挠钩,藏在附近的草丛中。”
士兵领命而去。吴用能否凭借这条计策化解眼前的危机?李逵带领的敢死队和水军的挠钩又会在这场战斗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面对这危局再临的时刻,梁山众人能否再次化险为夷,击退朝廷的精锐骑兵?
第一百四十八章:妙计收效,局势逆转
李逵接到命令后,带着他那一群勇猛无畏的敢死队,如同一群黑色的旋风,悄悄地绕到了土坡后面。与此同时,水军兄弟们手持挠钩,小心翼翼地潜伏在附近的草丛中,等待着最佳时机。
吴用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当朝廷骑兵与梁山步兵陷入胶着之时,他觉得时机已到,大声喊道:“放!” 只见早已准备好的投石车一起发动,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朝着朝廷骑兵砸去。
骑兵们正全力与梁山步兵拼杀,没想到后方突然遭到攻击,顿时阵脚大乱。就在他们慌乱之际,李逵带领敢死队从土坡后杀出,齐声呐喊:“杀啊!”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骑兵们更加混乱,他们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来应对李逵等人。
此时,藏在草丛中的水军们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看准时机,纷纷抛出挠钩,钩住骑兵的马匹。马匹被挠钩缠住,顿时嘶鸣着摔倒在地,马背上的骑兵也随之跌落。
梁山众人趁此机会,士气大振,发起了全面反攻。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带领着梁山好汉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朝廷骑兵阵中,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
朝廷骑兵在这前后夹击、多面受敌的情况下,渐渐抵挡不住。他们的优势在于冲锋和机动性,然而此刻陷入混乱,被梁山众人缠住,优势难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