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水战逆转,风云再变
韩世忠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他迅速镇定下来。他大声呼喊,让士兵们保持冷静,组织弓箭手向两侧芦苇荡反击,压制住阮氏三雄水军的攻势。同时,命令部分水性好的士兵下水,试图砍断拦住退路的铁索。
阮小二看到韩世忠的抵抗,冷笑一声:“韩世忠,你今日插翅难逃!” 他指挥手下的水军,不断向敌船投掷火把和巨石。一时间,江面上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
韩世忠的水军虽然陷入困境,但他们训练有素,在韩世忠的指挥下,渐渐稳住了阵脚。那些下水的士兵,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砍断了部分铁索。韩世忠见状,亲自擂鼓助威,率领剩余的快船,朝着铁索断开的方向猛冲过去。
就在韩世忠的船队即将突破封锁时,远处突然又传来一阵战鼓声。原来是李俊带着另一支梁山水军赶来支援。李俊站在船头,手持长枪,大声喊道:“韩世忠,你已无路可逃!” 他的水军迅速围了上去,再次将韩世忠的船队困住。
韩世忠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此时若不尽快突围,必将全军覆没。他环顾四周,发现了一处芦苇荡防守相对薄弱,于是决定孤注一掷,集中所有兵力,朝着那个方向突围。
在韩世忠的拼死进攻下,梁山的防线出现了短暂的缺口。韩世忠趁机率领部分快船,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狼狈地逃出了水路。
梁山众人虽然没能将韩世忠的水军一网打尽,但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击沉、缴获了大量敌船,歼灭了众多敌军。宋江等人在梁山寨中庆祝胜利,士气大振。
然而,韩世忠回到营地后,恼羞成怒。他深知,若不能尽快剿灭梁山,自己必将受到朝廷的严惩。于是,他决定向朝廷请求增派更多兵力,并联合周边的地方势力,对梁山发动一场规模更大、更为猛烈的总攻。
梁山众人虽然取得了水战的胜利,但自身也有一定的损耗。面对韩世忠即将联合各方势力发动的总攻,他们又该如何应对?韩世忠能否成功说服朝廷增兵,并联合地方势力?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究竟会如何改变梁山与朝廷之间的局势?
第二百一十七章:山雨欲来,各方筹谋
韩世忠立刻修书一封,加急送往朝廷,言辞恳切地陈述梁山之患,强调若不增派重兵,恐难平定。同时,他还派遣使者携带重礼,前往周边地方势力处,再次游说他们共同出兵。
朝廷接到韩世忠的奏报后,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一些大臣认为韩世忠连番失利,不应再增兵,应另派他人挂帅;但也有大臣觉得梁山势力已成大患,若不趁此时机剿灭,日后恐成心头大患。最终,皇帝权衡利弊,决定再拨五万精兵给韩世忠,命他务必尽快剿灭梁山。
周边的地方势力在韩世忠的重金利诱下,也纷纷动摇。原本观望的几股势力,在看到朝廷的决心后,决定加入围剿梁山的行列。一时间,韩世忠麾下兵力大增,各方势力云集,对梁山形成了空前巨大的压力。
梁山这边,宋江等人得知韩世忠四处活动,准备发动总攻的消息后,丝毫不敢懈怠。吴用整日与宋江、林冲等核心将领商讨对策,他深知此次敌人来势汹汹,梁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吴用分析道:“韩世忠联合各方势力,兵力数倍于我们,正面抗衡绝非良策。我们需利用梁山的地形,设置更多巧妙的陷阱和防御工事,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我们要分化敌人内部,寻找他们的矛盾点,加以利用。”
林冲点头表示赞同:“军师所言极是,我们还可以派出小股部队,趁夜袭扰敌军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让他们不得安宁。”
于是,梁山众人开始了紧张的备战。李逵、鲁智深等大力士带领喽啰们在梁山的各个要道挖掘更深更隐蔽的陷阱,并用树枝、茅草伪装起来。燕青、时迁等轻功高手则组成夜袭小队,准备趁夜出击。
而穆羽那边,得知梁山的危机后,也心急如焚。他一边要防范边塞外族的侵扰,一边又想支援梁山。经过深思熟虑,穆羽决定抽调部分精锐骑兵,悄悄赶往梁山附近,待机而动,准备在关键时刻给梁山提供支援。
韩世忠联合各方势力,即将发动的总攻会以怎样的方式展开?梁山众人精心准备的防御和袭扰计划能否奏效?穆羽的骑兵能否在关键时刻赶到,扭转战局?这场关乎梁山生死存亡的大战,究竟会如何惊心动魄地展开?
第二百一十八章:总攻打响,激烈交锋
韩世忠筹备完毕,一声令下,总攻正式打响。各方联军如潮水般向梁山涌来,旌旗蔽日,尘土飞扬。韩世忠将兵力分为多路,从不同方向进攻梁山,试图让梁山顾此失彼。
其中一路由地方势力的先锋王猛带领,率先踏入梁山的防御区域。王猛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脸骄横,丝毫没把梁山的防御放在眼里。然而,当他们进入一片山谷时,突然听到一阵尖锐的哨声。紧接着,无数巨石从两侧山坡滚落,砸向联军队伍。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