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点头应允,恭敬告退。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众臣济济,气氛严肃。郭凌峰在队列中站定,目光冷静且坚毅。皇帝踏上龙椅,扫视众臣,然后淡淡开口:“郭爱卿,昨日所查之事,可有进展?”
郭凌峰从怀中取出密信,朗声回道:“皇上,微臣经过多个夜晚的密查,终于得到了这份确凿的证据。”他高举密信,缓缓展开念道:“此信乃张谋士与边关叛军的来往书信,详述了反贼意图和走私线路。”
朝中群臣哗然,张谋士脸色骤变,他强自镇定,却掩不住那双颤抖的手。皇帝眉头深锁,锐利的目光直刺张谋士:“张谋士,此事可真?”
张谋士连忙跪倒在地,颤声道:“皇上,臣无辜,定是有人蓄意陷害。”
然而,就在此时,久未发言的大太监李公公上前一步,禀道:“皇上,臣昨日在东宫发现的密信,字迹、封印俱全,确凿无疑。”
皇帝猛然拍案而起,怒喝道:“张谋士,你竟敢在朝堂之上弄虚作假,罪不容诛!”
张谋士慌乱中再难遮掩心虚之色,他望向四周,见众臣指指点点,深知大事不好。眸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但他依旧强撑道:“皇上,臣一心向朝,断然不敢有二心。若皇上不信,请搜查臣府,若无证据,臣当洗清冤屈。”
郭凌峰冷笑一声,道:“张谋士,既然你如此自信,微臣请皇上立即派人搜查张谋士府邸,以示公正。”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冷酷,缓缓点头:“来人,立即前往张谋士府邸搜查,务必彻查到底。”
张谋士额头汗如雨下,但他心中深藏的狠毒之计逐渐浮现。他缓缓站起,低声呢喃道:“既然你们不容我,那我便鱼死网破。”
正待众臣焦急等待搜查结果时,内室之中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亲信侍卫奔至殿前,手中捧着一册册密档,向皇帝禀报。
郭凌峰定睛一看,那些密档正是暴露张谋士阴谋的关键证据,足以将他彻底定罪。但郭凌峰知道,此事远未结束,反贼首领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张谋士瞪着冷酷的双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低声自语:“既然如此,那就让这场游戏更加有趣吧。”朝堂之上,寂静中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张谋士脸上的冷酷和眼中的杀意已暴露无遗,他不甘心就此认输,即使是面对皇帝的怒火。
“皇上,臣受冤屈,愿赌上所有一切来证明清白。”张谋士的声音冷静中带着一丝绝望的决绝,让人不禁心生疑虑。
皇帝目光锐利,扫视众臣,却未言语。就在这时,一个修长而隐于暗处的身影徐步踏出。反贼首领终于现身,他衣袂飘扬,双眸如电,镇定自若地走到众臣面前。
“郭大人,既然你执意要揭露这些秘密,不如一并揭露更多,你敢否?”反贼首领冷笑着言道,仿佛早已料到此刻。
郭凌峰目光冷冽,知道对方必有所图,但他作为现代知识的掌控者,深知此刻不能退缩。他昂然而立,朗声回答:“若有更多证据,本官自会揭露。当然,若汝等有心辩驳,也请拿出凭据,太后定会公正是非。”
反贼首领微微一笑,轻轻鼓了一下掌,一队侍卫即刻推开大殿门,从中捧出数卷书册。他扬声言道:“魏国忠勇但将,曾是一国栋梁。如今辛苦调查所得线索,需于朝堂上详述,还请众人聆听。”话音未落,忠勇将军也出列。
忠勇将军略一拱手,恭谨道:“皇上,微臣亲自侦探边疆,获取大量证据。现将其中精要呈上,请皇上明鉴。”他将手中的书册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眉头紧锁,接过书册,细细翻阅,只见其中内容记载详尽,各种叛乱势力瓜葛百出,不乏郭凌峰严防死守之地。这些证据似一把刀,插在朝中众臣的心头。
“郭大人,这些书册中的内容你可认得?”反贼首领紧追不舍地问道,眼神中满是嘲讽。
郭凌峰略一思忖,大致了解此人的意图,他沉声道:“这些自是忠勇将军的心血,但叛党诈伪之术无处不在,本官有心揭发,反不愿辩驳一时真假。”说罢,他眼角微挑,又道,“但我有一策,兴国安民,可为大周造就千秋伟业。”
听闻此言,反贼首领面色一变,察觉到郭凌峰有意将战局引入另一个方向。他更感潜在威胁,不得不加以应对。
皇帝微微颔首,沉声道:“郭爱卿,你有何策,请速速直言。”
郭凌峰背负双手,目光炯炯:“微臣以为,当今局势,唯广开国门、拓展商路、兴建诸多基础设施,方能安民富国。这不仅有利于民生,更可加固国基。”
群臣听罢,皆点头称是。然,反贼首领却暗中冷笑,蓄谋已久的计策也在此刻悄然展开。他知道郭凌峰虽锋芒毕露,但此次改革亦是他设下的陷阱良机。
张谋士闻言,再次立起,凑近低声道:“大周繁荣,须靠安定。若郭大人敢于力行改革,反而正中我等之计。”反贼首领闻言微微颔首,决定放手一搏。
在众臣或称赞或疑惑的目光中,反贼首领冷笑道:“郭大人之策甚妙,但我等叛乱有不轨之心,亦有合理之因。若不开辟新的路线,岂能坐视困国之策?今日既揭亮信舆,当请皇上决断,我等再战苍穹!”
皇帝一时踌躇,郭凌峰亦陷入复杂的思考之中。朝堂再度寂静,唯有张谋士眼中闪动的恨意与反贼首领暗中酝酿的决心,将整个局势推向深不可测的震荡之中。
反贼首领迈前一步,冷冷道:“郭大人,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