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后,郭凌峰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深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远比胜利的喜悦要沉重得多。他立刻组织士兵们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安葬战死的将士。
他亲自带领士兵们挨家挨户地慰问受灾的百姓,为他们送去粮食、衣物和药品。看到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的百姓,郭凌峰的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悲痛。他向百姓们保证,一定会尽快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百姓们被郭凌峰的真诚所感动,纷纷向他表示感谢。他们知道,是郭将军带领着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他们的平安和希望。
夜深了,郭凌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他坐在桌前,正准备喝口水休息一下,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封信。他拿起信封,借着微弱的烛光,看到信封上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字:
“郭将军亲启”
郭凌峰心中一动,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神秘老者的身影……郭凌峰轻轻展开信纸,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关切和祝福让他心头一暖:
"郭将军:
恭贺大捷,汝之英勇无双,智勇过人,堪称天下栋梁。然边疆危机虽解,后续仍需精诚合作,稳固防线。愿将军继续以民为念,国为重,必能创不世之功。吾佩服由衷,惟遥祝平安,望再度相见之时,能够共谋大计。
神秘高人"
郭凌峰合上信纸,沉思片刻。那个神秘老者的帮助无疑对这场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老者却悄然离去,仿佛一瞬间消失在茫茫夜色中。郭凌峰心中感激,却也有更多的疑惑,这位老者究竟是何人?
几日后,在边疆的战后重建工作初见成效后,郭凌峰亲自押送战俘返回京城。一路上,他发现许多百姓在道路两旁列队欢呼,向他扔来花瓣和笑脸,口中不停高喊:“郭将军万岁!郭将军保佑!”
京城的气氛更加热烈,当郭凌峰率军进入城门时,城中百姓蜂拥而来,争相向他致意,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帜,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让他颇为触动,不禁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
进宫觐见,皇帝龙颜大悦,亲自接见并褒奖他。皇帝说道:“郭爱卿,此次力挽狂澜,守护边关,实乃大唐之幸。寡人特赐黄金千两,良田百顷,以示嘉奖。”
郭凌峰叩谢皇恩,却心系百姓,他谦逊地说:“臣不敢居功,此次胜利全赖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和百姓们的支持。若陛下允准,臣愿将部分赏赐用于边疆和京城的重建、赈灾及教育事业。”
皇帝见状,龙心大悦,更加器重他。宫中的权贵们也纷纷向郭凌峰献殷勤,但他的目光却始终坚定,不为他们的甜言蜜语所动。
然而,功高震主的道理古今皆然。郭凌峰的快速崛起让朝中一些老臣和权贵们心生嫉妒,他们在心底策划着阴谋,暗中窥伺着时机。
郭凌峰回到府中,陶夭夭早已在门前等待。当他步入府邸,看到陶夭夭那熟悉的身影,内心不由得温暖了许多。陶夭夭鬼马精灵地迎上前,“大将军,今日可算是凯旋而归,可有受到什么赏赐?”
郭凌峰轻轻一笑,揉了揉她的头发,“陛下赏了不少东西,但这些不过是身外之物。我更在意的是,你的安危。”
陶夭夭嘟了嘟嘴,“哼,你总是这么较真。不过,我也得告诉你,我这几天可是一直在学医治病,准备为你和将士们提供帮助。”
郭凌峰听言,心生感动,轻轻叹道,“夭夭,你真是本将的福星。”
正在此时,后勤官小李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将军,情报员小张有急报,说是朝中有些大臣对您不满,可能要暗中谋害您。”
郭凌峰眯起眼睛,冷静道,“我早已料到,这位高人告诉我的话果然有道理。步步为营,不可松懈。”
他转向陶夭夭,用充满坚定的眼神说道,“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保护你,绝不让任何人伤害。”
郭凌峰沉静地看向远方,脑海中已经在策划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他心中已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关于未来国家的教育和发展。他深知,这是改变国家命运的一步棋。
“走,我们去见皇上。”郭凌峰毅然决然地迈步向前,陶夭夭默默跟在他身后,心中充满了无数的期盼和不安,也许他们即将面临的,不只是权力的纷争,还有更多无法预测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