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郭凌峰猛地起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吩咐下去,准备好笔墨纸砚,本官要写告示!”
很快,上好的湖笔,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徽墨,铺陈在书案上。郭凌峰研墨提笔,笔走龙蛇,一篇措辞恳切、文采飞扬的招贤令一挥而就。
告示张贴在城门口,内容迅速传遍大街小巷,甚至飘向了更远的地方。郭凌峰在招贤令中坦陈边疆现状,诚邀天下有志之士前来共谋发展,并承诺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消息像春风般吹过沉寂的大地,引得无数人心生向往。一时间,来自五湖四海的能人异士,带着满腔抱负,踏上了前往边疆的道路。
在络绎不绝前来应募的人群中,一位名叫王逸的年轻文士引起了郭凌峰的注意。王逸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在与郭凌峰的交谈中,他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对边疆的文化发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王公子所言甚是,边疆的繁荣不仅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文化的滋养。”郭凌峰赞赏地看着王逸,“不知王公子可愿留下来,助本官一臂之力?”
王逸拱手作揖,目光灼灼:“能为大人分忧,为边疆百姓谋福祉,乃是在下毕生荣幸!”
就这样,王逸被郭凌峰任命为文化顾问,负责兴办学堂,编撰教材,推广文化知识,为边疆地区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除了文人墨客,郭凌峰更渴望得到武将的辅佐。边疆地处偏远,时常受到周边部族的侵扰,没有强大的武力震慑,百姓的安全便无从谈起。
这一日,郭凌峰正在府衙处理公务,忽然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语气激动:“报!大人,城外有一员虎将,自称姓赵名猛,前来拜见!”
郭凌峰心头一震,赵猛?这个名字他似曾相识……
“赵猛?莫非是从瓦剌之战中以少胜多,立下赫赫战功的‘常胜将军’?”郭凌峰猛然想起这位声名鹊起的年轻将领,顿时来了兴致,“快!快请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位身姿魁梧,面容坚毅的青年武将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府衙。他身穿战甲,腰佩长刀,目光如炬,散发着一股凛然的杀气,令人不敢逼视。
“末将赵猛,参见大人!”赵猛抱拳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郭凌峰连忙起身,快步走到赵猛面前,双手将他扶起,“赵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本官早就听闻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大人过誉了,末将只是尽忠职守罢了。”赵猛谦逊地说道,但眉宇间难掩自豪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