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臣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倒在地,颤声道:“说……说王爷结党营私,意图不轨……”
“放肆!”郭凌峰怒喝一声,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臣对您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岂容他人随意污蔑?!”
“哼,你当然不会承认!”另一位大臣站出来,指着郭凌峰的鼻子,大声呵斥道,“你以为你做的那些勾当,能瞒天过海吗?”
“哦?本王做了什么勾当,还请大人明示!”郭凌峰毫不示弱,目光如炬地盯着对方。
那大臣冷哼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高举过头顶,大声说道:“陛下,这是微臣收到的密信,信中详细记录了王爷的罪证,请陛下过目!”
皇帝接过密信,展开细细查看,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陛下,这封信是假的!”郭凌峰不慌不忙,从容说道,“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微臣!”
“你还有什么话说?!”那大臣指着郭凌峰,得意洋洋地说道,“来人啊,将证人带上来!”
话音刚落,几名侍卫押着几个人走上殿来,其中一人正是赵安!
“赵安,你来说,这封信上所说,可是真的?”那大臣指着赵安,厉声问道。
赵安低着头,一言不发。
“赵安,你为何不说话?!”那大臣见赵安不配合,顿时慌了神,上前一步,伸手便要去抓赵安的衣领。
“住手!”郭凌峰大喝一声,快步上前,一把抓住那大臣的手腕,用力一扭,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那大臣惨叫一声,瘫倒在地。
“你……你竟敢当着陛下的面,行凶伤人?!”另一位大臣指着郭凌峰,惊怒交加地说道。
郭凌峰冷笑一声,松开那大臣,转身面向皇帝,从怀中掏出一叠纸,高举过头顶,朗声道:“陛下,微臣这里有份名单,上面的人,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
皇帝接过名单,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大变……
皇帝越看名单,脸色越发阴沉,名单上的人名他都熟悉,其中不乏位高权重、平日里对他恭敬有加的朝臣。他猛地将名单拍在龙椅扶手上,怒喝道:“这些人,竟然胆敢背叛朕!来人啊,将他们全部拿下!”
殿外侍卫鱼贯而入,将名单上的人一一拿下,这些人有的面如死灰,有的还在狡辩,但面对铁证如山的名单和赵安的证词,他们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王爷忠心耿耿,智勇双全,不仅识破了奸臣的阴谋,还为朝廷揪出了一窝蛀虫,实乃国之栋梁!”皇帝看向郭凌峰,眼中满是赞赏,之前对郭凌峰的那点猜忌也烟消云散。
“陛下谬赞,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郭凌峰谦逊地低下头,心中却波澜万丈,他知道,自己这场豪赌赢了。
皇帝龙颜大悦,当即下令,对参与阴谋的权贵们进行严惩,抄家流放者不在少数,而赵安则因为揭露真相有功,被封为御史,负责监察百官。
“王爷,你还有什么想要的赏赐?”皇帝心情大好,看向郭凌峰的眼神充满了嘉许。
郭凌峰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并非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我朝的长治久安。”
“哦?你说来听听。”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郭凌峰。
“臣以为,我朝如今人才凋零,其中固然有奸臣当道,阻塞贤路的原因,但也与我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和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如今的科举考试,过于注重诗词歌赋,而忽略了实务治国之才,导致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埋没……”郭凌峰趁机向皇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选拔和教育改革的建议,从改革科举制度,到兴办新型学堂,再到建立人才选拔的新标准,每一条都切中时弊,直指问题要害。
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早就意识到大魏王朝的弊病,只是苦于无人可用,而郭凌峰的这些建议,无疑为他指明了一条改革的道路。
“爱卿所言甚是,朕这就下旨,命你全权负责此事,从今日起,你便是钦差大臣,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标准,务必为朝廷选拔出真正有才华和品德的人才!”
郭凌峰躬身领旨,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要做的,不仅仅是铲除奸臣,更要改变这个国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夜深人静,郭凌峰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眼神坚定,他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缓缓铺开,地图上,是大魏王朝的锦绣山河,他的手指,轻轻地落在了地图的中心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