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台风过后我家没了!
第一场台风是我6岁那年,那时好像是在上学前班。
那是39年前,也就是1985年8月19日,第九号台风正面登陆Q市。
之所以被称作九号台风,是因为那时候的台风只有编号没有名字。
8月18日晚上,我爸就从天气预报里得知了台风登陆Q市的消息。
我家与大爹(我们这边不叫大伯或叔,叫大爸爸或大爹。)还有爷爷家的屋子是紧靠着海边建的,都建在第一排,院墙下面就是海。
虽然屋前为了停船卸货方便建有小型防浪堤,但是能否抵住台风的侵袭还是未知!
于是当夜我爸就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搬出去了,大爹及爷爷也都跟着做了,东西暂时存放在了幼儿园的教室里,反正台风天孩子们也不上学。
等到19日凌晨之时,海边风力开始加大,正睡觉的我也被惊醒。
窗外传来风的呼啸声以及海浪拍打院墙的轰鸣声。
台风来时,刚好遇上大潮,水位升高不少,陆上平均风力达到10级。
屋后长了几十年的梧桐树被风吹的枝叶乱飞,折断的枝叶散落了一地。
海浪直接没过我家的院墙飞越屋顶,泼进了后面一排人家的院里。
到了凌晨三点多,退潮了,父亲开门走到院子里,趴在墙头朝下看了看,随后摇摇头。
爷爷、大爹以及家里的一众亲人也都跑出来看。
我记得父亲对他们说,外面的防浪堤已经被海浪打坏了,等到再次涨潮后,这墙肯定会塌。
只要墙一塌,院里所填的沙土就会被抽空。
因为当时建房,地基打的很浅,而且靠海边下面全是沙子,只要墙一倒,沙子被海浪抽走,院子地面坍塌是肯定的。
而且父亲说台风中心目前还没到,这只是风圈。
家里人听后都叹着气,只能祈祷,没有任何办法,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太强,人在它面前实在是太过渺小。
上午10时左右,台风中心在QD沿海登陆,阵风增强到12级,暴雨倾盆,降雨达150毫米。
这是Q市有史料记载以来的第二次强台风。
不光我们几家,在前排的所有人家都撤离出来。
镇里及村里的领导干部全部赶了过来,随即便是拉警戒,排查隐患。
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院墙轰然倒塌,等到退潮后,父亲从后窗爬进去,看了看,还好,院子只被抽走了一半,房子算是保住了。
有些人家更惨,房子都倒了。
庆幸的是父亲在三个月前刚买了保险,这次虽然遭受了损失,但后来保险公司赔付了不少钱,父亲用这笔钱又将房屋重新修理起来。
Q市这个地方其实台风真正登陆的次数并不多,最多的是外围影响。
然而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外围台风影响,反而让我家的房子彻底没了。
记得好像是在1989年前后,距离上次台风没过几年。
这次的台风登陆好像是在南方,登陆后又转而向北移动,擦着Q市掠过 。
谁知正是这次不起眼的影响,反而令我们村靠海边前排的房子基本上全部坍塌,我们几家的房子也在其中。
房子没了后,村里将我们一家暂时安置在村委的院里,那是个废弃的小磨坊,之后在这里住了差不多两年。
直到两年后,我家的二层楼建好,这才搬走。
建这个房子时,我虽然不大,但也是出了些力气。
这片房子共有上百户,前面是二层楼,后面是三层楼。
村里地少,所以这片房子都是回填的河道洼地。
那时光用拖拉机就拉了上百车青蓝色的沙土回填,地基有三四米深,用石头砌的框架,填了好几天。
我还在沙土里挖出了不少的废铁块,卖了几十块钱,后来听他们说这是炼钢用的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