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途中我给王叔打了个卫星电话,询问洋面上的生产情况。
王叔说昨晚出去开着船找了好一会,往南边又跑出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才总算找到海蜇的踪迹。
这批海蜇已经分散开了,今天一早起网时,每张网只有八包货。
“那这么说这一趟就算是顺利也至少需要五天时间才能回港,下一趟可能就没什么戏了。”
“嗯,我也觉得下一趟比较悬乎。”
王叔说道。
“郑船长和你们在一起吗?”
“没有,他们今天才回码头卸货,最快也要明天上午才能出港。”
“涛哥联系过你吗?”我问道。
“嗯,上午打过这个电话,我让他晚上8点到这里装货。”
“好,联系上就行,在外面多注意安全,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如果风力超过8级就马上回港避风。”
海蜇这玩意不同于装在周转箱里的鱼,它们在舱里是流动的。
虽然舱里钉有挡板,但是靠近舱口处一米多高是没有档板的。风浪太大时,船左右摇摆幅度比较大,船舱里面的海蜇就会大面积串动出水。
万一抽水不急的话,极有可能造成船身侧倾过大不能及时回位,对船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虽然说回港会造成一定的油耗损失,但比起人命来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一个来回也就花费千把百块钱。
车停在丈母娘家门口,一家人已经早早的在门外等候了。
“爸~”
“妈~”
李晓燕打开车门甜甜的喊了一声。
长时间没见,看来确实有些想念了。
“姐夫~”
“姐~”
李晓燕的弟弟李俊喊道。
我打开后备箱。
一家人都看到里面装的满满当当。
“你们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丈母娘见我们如此花钱有些心疼。
我笑着说:“妈,难得回来一次,买点东西孝敬你们是应该的。”
“这得花不少钱吧?”
看着李俊从后备箱里大包小包的往外拎,丈母娘不由问道。
“没花多少呢!也就千八百的。”
为了不让她感觉心疼我只能这样说。
实际买这些东西一共花了5000多块。
就这样丈母娘还说以后再来千万不要买这么多东西了,现在挣个钱不容易。
我忙点头说好。
我们这边的农村就这样,新女婿上门的时候,做的菜都是大盘子大碗,满满当当的一大桌子。
农村讲究排场,其实根本吃不了。
席间,李俊突然开口说道:“姐夫等我高中毕了业也跟你出海吧,我不想上学了。”
李俊学习也不咋地,上的是职高。
毕业后原本也是要找工作的。
见他爸他妈也不吭声,那显然是默许了。
我又瞅了一眼李晓燕,想听听她的意见。
李晓燕低头想了想,说道:“农村这里没有什么好厂子,工资也低。”
“虽然我们村也在镇上,但是你也知道两个镇的差距有多大!从经济方面来说,至少差了得有七到八年吧。”
“如果他能吃得了那个苦的话,不妨让他跟着你出海吧。”
李晓燕说的也没错。
农村的厂子有几个效益好的?能勉强开下工资就不错了。
我看向李俊,对他说:“你今年才上高二吧?要明年才能毕业。”
李俊冲我点点头。
“你毕了业也才刚满十八岁,我不建议你跟着我出海。要不这样吧,等你毕业时我的冷藏厂应该也建好了,到时你来帮着你姐打理冷藏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