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乱的人没来。
临近吃午饭的时候,有新的客人前来,打听鱼情。
秦昇从睡梦中被吵醒,听说有人要买鱼,还愣了一下。
“买鱼?家里的鱼不是卖完……哦,有人来买鲜鱼?”
他还没来得及做广告呢,就有人闻讯而来了?
看来黄世贵在国营饭店那一通闹腾,让秦家寨水产,得了不少实惠的好处。
秦昇只能打着哈欠,踩着千层底老布鞋往鱼塘走。
谁叫他是唯一能够做主买卖和定价的秦老板呢。
站得越高,做得越多。
走近鱼塘就看到两个身穿西装的青年,正蹲在岸边,用网子搅和着池水,同旁边接待的王秀解释。
“……昨天去国营饭店吃饭,看到鱼缸里多了不少鲜鱼,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秦家寨供应的,我们是邻县慈县饭店的,离这里也就八十公里路,所以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这里,那两个青年还止不住的称赞。
“听说你们这鱼塘昨天才开始挖,这么快就挖成了,你们秦家寨的人可真是团结。”
说生意上的事,王秀插不上嘴,夸寨子里的人,她是手到擒来。
“不瞒两位,我们秦家寨,在以前的时候,那也是年年拿优秀的,寨子里的人们,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别看我们寨子人少,但力量大,你们选我们寨子里的水产,绝对错不了。”
秦昇听着王秀像王婆卖瓜一样,自卖自夸,也是哭笑不得。
虽然王大娘说的是实话,但架不住大家才认识,尤其是生意场上的精英,对这番话别说打个问号了。
碰到个多疑的,还不得怀疑是故意借机提升自己的名声,忽悠人的嘛。
好在两个青年对视一眼,只是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根本没有把她吹嘘的话放在心上。
人少力量再大,一天难道能打上千斤的鱼吗?
做生意有野心没关系,但野心配不上能力可就不行了。
“生哥,这主事的一直没来,咱们要不去别的村子转一转?”
别的村子里虽然没秦家寨摆出来的难子大,又是全寨动员又是挖鱼塘的。
但像黄世贵那种,依靠单打独斗,每日能稳定供应上百斤鱼儿的村民也不在少数。
被称作生哥的青年人,刚想说话,看到一个穿着黑色长衫,白色汗衫的年轻人不紧不慢地朝他们走来,顿时眯起了眼睛。
“大娘,来的这位是主事的吗?”
“对,小昇,你可算来了。”
王秀说得口干舌燥,还不忘记向他介绍。
“这位个子高长得俊的小伙子叫王楚生,你别看他才不到三十,人家可是慈县饭店的总经理呢。”
夸完王楚生,她又指着另一个青年人。
“他是慈县饭店的赵采办,你看他长得慈眉善目的,就知道一定好说话。”
秦昇被王秀这番介绍给弄乐了。
不得不说,大娘别的不行,这张嘴皮子是真的会说。
说好说坏先放到一边,能够不怯场还有可能拿捏住别人的心态,这一点就值得表扬。
尤其王秀只是参加过基本的扫盲,也没读过几年书。
秦昇觉得回头让她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在中年时期迎来事业第一春。
“两位好,我是秦昇,这鱼塘里的鱼怎么买卖我说了算,你们是来看看转转的,还是有心思想买鱼呢?”
秦昇见两个人与王秀你来我往的,看似很想做这笔生意,实际上都是在打探情况。
要不是现在人们自报家门,不流行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情况。
他都怀疑这不是合作商找上门,而是对家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