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太医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他哪是办不好呀,他只是要让我们知道,他尽了许多力罢了。”
春虫虫有些没懂,她疑惑的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老太医笑笑,意味深长的看着她,他说道:“变了,人一旦有了权力,就不一样了。”说完他又笑了笑,春虫虫反倒更加狐疑了。
陈老太医没和她多做解释,却让她把骆清海找了过来,他问骆清海,他们收的那些孤儿当中有没有什么好苗子。骆清海赶紧和他说:“陈老太医,你还别说,还真有。”
说完之后,他便把一份名册递给了陈老太医,他们又说了一会,陈老太医把那名册交给了春虫虫,让她去考察一番,如果那些孩子当中有可用的,就重点培养一下。
春虫虫得了指令,第二日跟着骆清海去了慈善堂,此时已经有个夫子在那上课了,春虫虫顺着骆清海指着的方向看了过去。
有几个孩子,果然和其他人不同,他们认真的听着夫子上课,甚至有种如痴如醉的感觉。此时骆清海对她说道:“那个叫韩朝云,是个地主家的孩子。
他自小便学习诗文,听说七八岁便能作诗,只不过那一场瘟疫,他们一家人都没了,只剩下他一个孤儿。此子早慧,很有抱负,你看值不值得培养?”
春虫虫看了那孩子一会,又看向了另外一个孩子,那孩子八九岁的模样。正在低头写着什么,骆清海又和她介绍:“那孩子叫做杜长安。
虽然刚刚学会识字,但是很努力,他家是三代贫农,家中日子尚且过得去,只不过因为家中变故被卖了出去,我见那孩子可怜便买了下来。”
春虫虫点了点头,然后骆清海又向她介绍了其他的几个孩子,春虫虫都点点头,说等放学了,她要见见。骆清海说他去办。
春虫虫去了他们的食堂,看到那热腾腾的锅灶,她有些技痒,她和那些伙夫商量了一下,亲自动手给那些孩子做了一锅红烧肉,有做了一个炖猪肘子。
等饭菜出锅,她心里美滋滋的,当年她在漠北的时候,她也给那些流民做过饭,只是那印象好似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过了好一会,夫子宣布放学了。
那些孩子们陆陆续续的走进了饭堂,他们领到了自己的食盒,当他们看到食盒里面那软糯糯的红烧肉的时候,他们的眼里面都冒着光。
春虫虫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开心的吃着饭菜,心里暖洋洋的。她知道虽然他们有不少的钱,但是要供这么多孩子还是很难的,更不能保证他们每餐都有肉吃了。
若不是她过来,他们吃的估计就是些米汤加咸菜吧,可是即使是这样,那伙食也要比一般人家吃的好太多了。她真的很想这里的孩子有朝一日也能像清河县的那些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