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弃城南下避难,在黄河边被瓦剌骑兵追上,随后英宗下令京师军队不得抵抗,燕京守军向瓦剌投降,瓦剌在京师大掠十日,又击败陆续赶来的几支勤王军队,裹挟着英宗及诸多明朝宗室赶在被包围前扬长而去。
随后瓦剌又威胁英宗立下燕京之盟,索取巨额财物,妇女,工匠,并要求英宗解散北地边军,英宗一概应允。
消息传开,各地守军,边军纷纷哗然,一时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
中原地区一时陷入到了巨大的分裂和内乱之中。此后瓦剌又多次南下,中原地区民生凋敝,鸡犬不闻。
公元1536年时任应天府守备的李天长自应天起兵,以勤王为号,三十年东征西讨,公元1566年在燕京废墟上重建了神京城,定为首都,建立大乾,将应天改名为金陵。
随后七年内三征瓦剌,大胜,公元1573年薨于返回神京的路上,
公元1581年,大乾第二任皇帝顺德帝,已荣国府贾代善为帅,再度征讨瓦剌。
当时瓦剌太师也先早已病逝,瓦剌分裂为杜尔伯特部和准格尔部,分别由长子博罗纳哈勒和次子阿失帖木儿掌管。
贾代善于隆冬时节,趁敌不备,长驱直入三千里,一举将杜尔伯特部歼灭,博罗纳哈勒一家被一网打尽,准格尔部闻讯远窜,从此不敢犯边。直至今日。
林思衡正在感叹不想在这方世界,大明居然五世而亡了,又为于谦感慨唏嘘一番。远远看见林管家来了,忙起身招呼着,叫绿衣奉茶。
管家只摆摆手拒绝,言道:“老爷请少爷过去一趟。”,林思衡忙取了书跟着去了。
行至书房,林如海正坐在那里,招手叫他过去,林思衡忙上前行礼,林如海开口问道:
“我早前留那三本蒙书与你,今已有一月,那三本书可曾读过了?”
林思衡躬身回道:“回老师的话,弟子皆已读过了。“
林如海点点头,“我刚刚听管家提起,你常去玉儿处请教学问,可是觉得有什么难的?”
“回师父的话,这三本书倒没什么难的,只是师妹虽年幼,然聪明灵秀,小小年纪便能饱读诗书,才学岂不胜弟子十倍?故弟子常去与师妹交谈,亦自觉大有所获。”
两人正说话间,黛玉也领着绿衣跟雪雁偷偷摸摸藏到书房墙边,偷听书房里的动静。
原来绿衣见自家少爷时不时便要去找林小姐请教学问,竟真以为少爷学业不精,担心要挨林老爷的骂,于是竟跑去找黛玉搬救兵去了。
黛玉只准备等父亲被气的发脾气后,自己便进去“救人”,然而她自以为隐蔽,却又哪里能瞒得过林如海。
林如海只摇摇头,不去管她,便向林思衡就这蒙学上的文章典故抽问起来,林思衡无不对答如流,毫无迟疑。林如海便连连点头,以为林思衡确实治学勤勉,下了功夫,心中十分满意。
门外黛玉听着里面自己那位“榆木师兄”,应答流畅,绝无错漏,便知自己被“耍”了,心中羞恼,轻轻一跺脚,扭头便带着雪雁走了,只留下绿衣在门外摸不着头脑。
林如海考校已毕,又勉励了林思衡几句,便叫管家带了他出去,心中暗忖道:
“衡儿与玉儿均已发蒙,便可进学,玉儿且就罢了,衡儿却不好耽搁了,我公务繁忙,还是请个西宾要紧。”
正愁着这桩事,便有一个幕僚进来,拱手道:
“如海公,听闻如海公近来有意要为府内少爷小姐请一西宾,正好晚辈这里来了一位朋友,前阵子正在扬州养病,眼下病已痊愈,如今赋闲在家,正欲寻个合适之处。
此人原是苏州知府,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如海公可有意一见?”
林如海一听便喜道:“既如此,且持我名帖,请他明日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