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林府,去了书房,林如海也已经回来,正疲惫的坐在椅子上,全不见早前官场应和时的风雅写意。
林思衡先行一礼,有些担忧的看了师父一眼,便将今夜席上见闻说与林如海知道。
林如海听罢点点头,也并不多说。他如今虽迫于无奈,也只允许自己的弟子帮忙敲一敲边鼓,却绝不可能真的同意让林思衡小小年纪就卷入这样危险的事情当中。
听林思衡说完,便又要挥挥手赶他出去。林思衡虽感怀于恩师一片拳拳爱护之心,也终究觉得有几分无奈,只是又无计可施。只得转身告辞。
刚走到门口,又听得林如海道:
“今日扬州学政在席上已许了你秀才之位,虽是如此,课业上也不得有半点放松,必要有真材实料,日后才能应付得了旁人质疑。”
林思衡心知这是扬州官场对林如海睁一眼闭一眼给出的回报。也点头应下。
出了书房,又往黛玉处转转,雪雁却说小姐已睡下了。
林思衡心知黛玉这是在耍小脾气,并不以为忤。
回到别院,见绿衣正在挑灯夜读,神情专注。十分欣慰,也不去打扰她。
自绿衣认字读书以来,每日用功不辍,将心思全都投入进去。只是却不看什么经义文章,或是读诗,或是看史,更多的却是每天抱着自家公子的随笔在看。不仅看,有想不明白的有时半夜还要把林思衡摇醒了问。
只可怜林思衡说是这院里的主子,一应琐事却全得他自己来做,有时还得伺候绿衣这个丫鬟。张嬷嬷便总说他实在过于娇惯绿衣了。林思衡每每听到只是一边点头答应,一边当做耳旁风丢掉。
想起方才黛玉的小脾气,今夜中秋,自己和师父丢下黛玉在家,心中竟起几分愧疚。有心要哄一哄。拿过纸笔,画了一幅小人画。
画中人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体,头上一根标志性的银钗,靠坐在一棵树下,微抬着头看着天上一轮大大的圆月,手里举着一个酒杯,旁边放着一本书。嘴角还挂着一滴不知是口水还是酒水,看着有几分憨傻。
旁边写上六个白话大字:师兄出去玩了。
又在背面写了一首词:
“桂香又伴秋风过,月也沉沉,星也沉沉。
银钗正挽愁思眠,梦也昏昏,醒也昏昏。"
叫张嬷嬷把雪雁叫来,给了她一根糖葫芦,叫她把这张纸带回去给黛玉。
雪雁回去时,黛玉已坐在桌前等着了,见她回来,飞过去一个眼神,嘴里漫不经心的问道:
“他好好的叫你过去做什么?”
雪雁嘿嘿一笑,说道:
“少爷给小姐留了东西,叫我带来。”
黛玉便手一伸,拿了过来,展开一瞧,便见一个大头娃娃坐在树下发呆。模样憨傻可爱,旁边六个大字将这娃娃闲极无聊的的样子刻画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