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仍是什么也没问出来。
...
昨日进城时便已约了钱旋和郑阳,林思衡一边慢慢踱步,观察这京师民生景状,一边脑海里捋着自己的思绪。
既是京师,自然繁华,只是若论商贸流通,却又似乎并不能胜过扬州多少。这里粮食供给几乎悉赖运河,这是京师的致命缺陷。又无甚特产,只西山上有大片煤矿。
不见有多少裨益,却害得京师天气整天灰蒙蒙的。
这里四周都有群山环绕,外敌难入,救兵也难入,也限制了这座城的发展。
街上人流攒动,衣着也并不比金陵华贵几分,只是骑马的人多些。
想到金陵,便避不开贾史薛王四家。
王子腾如今在京里做着京营节度使,若只说官位,如今算是贾史薛王四家里最高的。
只是官位是一回事,到手的权利又是一回事了。
京营是太祖开国时所建立,原为五军营,分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
后太上皇在位时,为了控制军权,设立五军都督府,只给大将们战时的统兵权,其余一应训练后勤招募等事,皆不得插手。
又借着以贾代善征讨瓦剌之机,开始大肆安插人手。
计划得很好,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京营里面多有从龙功臣之后,这些人又互相拉拢结亲,军中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太上皇虽有军功在身,用的却还是贾家的元帅,直至逊位,都没能真正将军权真正收归手上。
至于如今的崇宁皇帝,也仍是一心想收拢军权,王子腾便是他着意扶持起来的大旗。
如今军中势力,最大的仍是以四王八公为首的元从功臣一脉,其次便是太上皇手里的势力的,称之为顺德勋臣一脉。
至于说当今皇帝,因继位太短,在军中尚无甚建树。
元从一脉与顺德一脉互相看不顺眼,元从一脉鄙视顺德一脉没有军功,只靠得太上皇赏赐。
顺德一脉看不起四王八公后辈腐化堕落,自以为应当接过军中权柄。
两派时有争斗。
贾家一门双公,正是八公之首,王子腾正是皇帝刻意挑选而来,因他是贾家姻亲,借着贾家的名头,好替皇帝收拢元从一脉的军中势力。
只可惜那帮军头也不是傻子,他们敬着贾家,敬得是初代荣宁二公,王子腾又无军功,只不过是个姻亲,在军中着实碰了不少软钉子。
因而时不时还得托自己妹妹王夫人带话,请贾政出面周旋,才勉强站稳脚跟,只是也还是调动不得京营一兵一马。
故如今四家里,他虽是官位高,他却仍得敬着贾家,若没有贾家,他也真就做不得这京营节度使。
贾家荣宁二府如今对外的门面,一个是贾政,从五品工部员外郎。
一个是贾赦,荣国公府世袭一等将军,已掉出军功爵的范畴了。
再有一个贾珍,宁国公府世袭三等将军,已是世袭爵位最低一等。
只是荣宁二公在军中威望隆着,且还有贾母这样一个一品国夫人撑着,倒也还勉强维持着公府门第的地位。
史家在京三房,长房无人,只一个湘云,余下两房,二房保龄侯史鼐,三房忠靖侯史鼎。
史家虽与贾府关系深厚,却早早投靠了太上皇,如今反倒是顺德勋臣一脉,三房这个忠靖侯,正是太上皇所赐。
薛家祖上乃是紫薇舍人,官位只五品,却是太祖近臣,只是在他死后,薛家在官场便没人了,只保留了个皇商的身份,如今薛家大房的门面薛蟠又是个纨绔子弟,薛家败落已经可以预计。
盘根错节,难以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