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芳被俘的消息传回京师,京中刚刚开始企稳的粮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攀升。
朝野上下一片喧嚷,御史们叫嚣着要将理国公府治罪,一些位置不够高,拎不清轻重的官员提出要调边军南下,旋即就被文官和京营武将一块骂了个狗血淋头。
招抚的言论开始甚嚣尘上,占据主导。
崇宁帝从顺德皇帝手里接过皇位,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给西苑里的太上皇瞧瞧。
顺德年间三征瓦剌,民间不是没有打着“穷兵黩武”的名号起兵造反的,然后都没能成什么气候。
此番兵败,对崇宁帝打击不可谓不大。
归根结底,历史上有哪个圣明皇帝是打不过一帮乱民的?
昏君竟是我自己?
崇宁帝经此一败,显得有些灰头土脸,也不敢再咬死了要打,授意内阁开始拟定招抚条件和官员。
文官一系大获全胜,武将没了皇帝支持,只得闭口不言。
招抚的条件还在争执,十月二十五日,一道消息如同惊雷一般划过京师,将整个朝野上下震慑的茫然无措:
洛阳失陷!
招抚一事还没有真正开始,就直接被打断。朝堂上被一抹诡异而又沉闷的气氛笼罩,战争机器又一次发动起来......
......
万俟宅。
“你要参军南下?”
“不错,自春闱过后,多蒙大人关照,才有下官今日,此番河南民变,下官本以为不过是芥藓之疾,不料竟到了这等地步!下官身无长处,惟愿以此身从军,堪平内乱。”
“一伙乱民,虽一时得势,也不足以动摇我大乾江山,你今年才十六,并不需要什么功劳,只要安安稳稳的一步步往上走,将来内阁里迟早有你的位置。
须知此时头脑一热,以文从武容易,以后若再想当回文官,只怕就不那么方便了。
我朝虽不像前明讲究以文驭武,然治国理政,归根结底还是文官的事,这些事情,你可想清楚了?”
“文官武官,对下官来说,没什么区别,都是为国出力罢了,又何必计较呢?
再者,朝廷即便要抚,也总得先胜过一场。”
“唉,你既然拿了主意,就自己走通政司上个折子吧,陛下那边,有机会我就帮你提一声.
你好自为之吧。”
“多谢大人!”
......
养心殿。
“你的折子朕看见了,说说,怎么想的?”
“陛下也知,微臣本一介流民出身,微臣知道流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此番河南民乱,生灵涂炭,内阁里不缺微臣一个中书,翰林院里也不少微臣一个翰林。
臣别无所长,只愿随军南下,便是为一小卒,若能救得一条性命,也算不负陛下爱护,恩师教诲。”
崇宁帝盯着台阶下神情悲切的年轻官员,皱着眉头,林思衡要跑去从军,这与他对林思衡的规划有些不符,因而冷声道:
“这么说,内阁和翰林院里不缺你这么个文官,京营里难得就缺你这么个武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