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夏禹伸了伸懒腰,整理了下着装。昨天老陈回来禀报,都安排好了后,兴奋得一夜无眠,索性把离开这三四个月里,囤积的奏章全都处理了。
“老陈,什么时辰了?”
“王上,刚到卯时。”
“准备朝会吧。”
“是”,老陈说完,躬身快步离开后。夏禹也抬步往殿外走去。
……………
“王上到。”
“吾王万岁!”
“众卿,免礼吧。”
殿内大臣听到夏禹的声音带着一丝解脱,起身看去,还满脸笑容。众人皆以为是平定了燕地,王上高兴。他们哪里知道,夏禹召唤到了李斯,准备摆烂躺平了。
“有事启………”
“等等”。老陈刚准备开口,就被夏禹给打断了。
“朝会开始前,孤有件事说。孤决定组建内阁,以后各地,各部奏章,由内阁决议,内阁议决不定者,再上奏于孤。”
夏禹说完,就看到下方文武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讨论着。夏禹也停下,没有继续开口,等他们适应。只有老丞相林若辅沉思片刻,走到殿中央。
“王上,请王上三思啊,内阁权力过大,怕以后尾大甩不掉啊。”
“林相,孤在镇东关几个月,这朝堂大事就积压了几个月,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
“王上英明神武,有中兴之志。那您后代呢?三代呢?……到时候…”
夏禹看着林若辅,若有所思道。这老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你还怕权力过大?要不是看着他头上顶着91的忠诚度,小爷我能这么跟你轻言细语的。
心里暗叹,唉!林老头,格局小了啊,小爷我修仙的,注定长生,再说召唤的文武全都百分百的忠诚。
也难怪林老头的担忧。这满堂文武,武将方阵忠诚度大都在70-80间,文官方阵忠诚度大都在60-72之间。他乃文官之首,知道各部都是些什么人,为了朝堂稳定运转才没有处理。
“林相的担忧是对的,孤认为可以先试试。恰好孤在镇东关时,有燕地龙华山隐士来投,颇有大才。”
“可是,王上……”
没等林若辅说完,夏禹看向老陈,老陈立马领会,往殿外走去。
……
“草民李斯(颜良)拜见王上,王上万岁”
“免礼。”
“谢王上。”
“老陈,传旨吧。”
老陈听完,向前迈出三步,打开手中的圣旨,朗声道:
“奉、天承运、诏曰:封丞相林若辅为内阁总理大臣,封李斯为内阁成员。封颜良为正三品英武将军,前往临北关一字并肩王帐下听用。钦此!”
“谢王上(臣等领旨)……”
夏禹要的就是快刀斩乱麻,让你看看我华夏大地的英杰,如何的折服你吧,林老头。
夏禹心里也默然,还是召唤人物少了啊,这苟系统也不给力。
……
“肃静,内阁先试着运行。
下面说三件事,老陈记,下朝后传旨。
一:兵部在夏地各郡,抽调府兵15万入燕地。然后在夏燕两地募兵30万,加紧训练。
二:由内阁督办,整运粮草运送往天南关,临北关。孤要年前伐齐灭南召。
三:快马传旨白起,一字并肩王整军备战。等粮草一到,自寻时机,无需再禀。就这样,退朝吧!”
………
勤政殿内,夏禹拿着奏章,看到外面寒风呼啸,摇了摇头。镇东关归来时还炎炎夏日,一晃竟然又过去四个月。
来这异世马上二十了,自我感觉,还是小有成就的。南地,北地捷报频传,燕地两个月前就政令通达。
看着手上老丞相这个月,第二本请求告老还乡的奏章。也是暗暗咋舌啊,这就是我华夏英杰啊。
“王上,王上,大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