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内阁,整几个一品文臣,都入内阁。那就来个三公四相(太师、太傅、太尉、文相、武相、左相、有相)七个一品,七个总够我大夏绝世英杰用了吧,内阁整个表决制度,五人通过就能下达政令。
以后是修炼世界,肯定有炼丹,炼器,阵法……这些。那就原来六部拆分成十部若干司,其余的把权力细分下来,就这么干。
户部:(保留)主人口普查,土地丈量。以后在大夏普及身份证,也好查奸细。
吏部:(保留)主四品以下官员考核,升迁,储备官员管理。三四品需要上报内阁,一二品需要上报夏禹。
礼部:(保留)主祭祀、外宾接待。以后建设点国宾馆之类的给礼部管理。
刑部:(保留)主刑法,案件核查,监狱管理。
财政部:(新增)主国库,俸禄发放,税务收取。
教育部:(新增)主全民开智,全民布武,科举考试。以后肯定是要建立各级学院的也交给教育部管理。
国防部:(新增)主国内城镇的防务,新兵征召,退伍军人安排。再把三四级部队形成三重领导制度,地方直接领导,国防部统领全国的三四级部队,内阁监督。
商务部:(新增)主物价调控,商会管理,以后再整个帝国银行啥的。
保障部:(新增)主军需采购,粮草囤积,应对征战,天灾人祸。
尚书部:(新增)主承上启下,上可以帮自己写点祭天告文之类的,对下可以整点报纸啥,让全民知道点军国大事。
十部对应二品官,以后召唤出华佗这类辅助英杰,成立炼药司之类的。行政地界划分后,州牧级人物跟炼药司司正之类为三品。以后三品及上,肯定是要召唤人物担任的。
以前六部之下有左右侍郎,凡俗界可以,但修炼界都是高武人员,遇到点事难道还要请军队?那就让各部多一个前侍郎,让各部根据需要圈养一只安保部队,由前侍郎训练,尚书统领,内阁监督。
“哈哈哈……还有谁?”还得是小爷我,天才,其他品阶的官员,估计自己很少接触,就让内阁去处理吧。
———
整理完文武改革方案过后,夏禹想到了勋爵问题。想到蓝星看到的电视剧,什么王爷,侯爷的,国家内乱,他们就占地为王,大夏也得改变下。
以后勋爵与官职、权利无关,只是荣誉的象征。以后成立练器,炼丹等司后,可以送匾额,匾额里面可以刻画攻伐、防御、聚灵之类的阵法。
还可以让炼丹司之类的,为勋爵免费提供他们需要的弹药,让内阁根据勋爵等级设定一个上限,如最低爵位只有一次机会免费得到,而且还不能超过某个品阶。
勋爵设定为:王、侯、伯、男、子。
王爵除了王室成员,不封外姓,设两级。
其他四中爵位各设立三级,三最低,一最高,四等十二级。
———
“来人,去传,李斯,荀彧,白起来见孤。
半个时辰后,大太监老陈来报:“王上,李大人,荀大人,白将军在外面等候。”
“传”
“臣李斯(荀彧,白起),拜见王上。”
“三位爱卿,免礼。孤写了点东西,你们看看有啥可以补充的?”说完把整理成册的改革方案,递给他们。
李斯,荀彧二人看完,两人眉来眼去的交流着。夏禹问道:“李卿,荀卿,发现何问题可以直说。”
听到夏禹问到,荀彧说道:“王上,王都各部已经清理干净了,六部尚书都已经下放或者罢黜,有多部门侍郎暂时都无人。这有多出十几个部门,臣二人实在是不知哪里去寻求人才。”
夏禹听完,暗道:还有这好事?正好让自己以后召唤的英杰补上,免得一个个给他们腾位置。立马阻止道:
“二位爱卿先心苦下,空缺位置先留下,令缺勿滥。有其他问题吗?”
“是,改革方案没有问题。”二人苦笑道
“白将军呢?军队方面,有什么补充的吗?”
“末将觉得可行。”
“好,那就传檄天下,让大夏百姓适应过后,实行新政。”
———
送走白起三人后,夏禹查看自己召唤的所有人物,准备具体安排职务了,而且打算用封神榜了,目前封神榜上就自己,母后李玉蓉,王叔夏天龙了,是时候启用了。
绝世人物目前有白起、孙武,两人都是蓝星武庙十哲级人物,肯定是上将级别,各统领一支军队。
顶级人物有李斯、荀彧、包拯。虽然都不是文庙级圣人,但都是传世名臣。
一流有颜良、文丑、张合、高览、高顺。全是武将当个师级少将,没问题。
三流人物有潘凤、邢道荣、诸葛瑾、顾雍、虞翻、董钦、周仓、廖化。文武都有,文治理一地,武将为镇守一州,一文一武配合。
就这样定了,绝世人物武庙十哲为集团军一品上将统帅。文庙人物只有三人,七个位置得整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为一品内阁大臣。
顶级人物,武将类在集团军下面各带一军二品中将军长级别。文臣类就是二品尚书级人物。
一流人物,武将可以成为一个师,三品少将师长,文臣可以成为三品州牧。
二流人物,武将可以成为一州镇将(四品),文臣或者一府之主,或者各部侍郎,州牧副手(四品)。【注:以后会合并世界,地域越来越大。会划分等级:州、府、郡、县、镇、村】
江湖人物、豪杰人物:不分几流,按特长任职。
PS:
本章是有水字的嫌疑,不过我还是写了。为以后作为铺垫,免得每次召唤人物都要水一遍。
不喜勿喷,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