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的后宫设有管理机构称后宫六局,下辖二十四司,分管宫廷内的衣食住行,这二十四司里都是挑选的良家女子充为女官和宫女。
这些女子侍奉在帝王身边,选拔是非常严格的,查祖上三代是常规操作。
孤儿、乞儿的身份是做不成皇宫侍女的,身份不明的女子万一是敌国或某个势力培养的刺客,那不就搞笑了。
后宫内地位最高的是后宫之主:皇后,之后是一品妃,一品妃的名号有四个小等级,按尊贵程度从高到低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二品妃名号有很多,有太仪,贵仪,淑仪,淑荣,顺仪,顺容,婉仪,婉蓉,昭仪,昭容等等十几个小等级。
二品以下妃子就没有特殊的名号了。
三品妃统称为婕妤。
四品妃为美人。
五品妃为才人。
六品妃为贵人。
七品为郡国夫人、县国夫人,两个小等级。
七品以下就没有品级了。
赵佶如今有皇后一位,一品妃五位,二品妃九位,三品婕妤十二位,四品至六品妃有三十多位,郡国、县国夫人不知凡几。
赵佶热衷生孩子与他贪恋美色有关,和他精力旺盛有关,也和皇室皇子死亡率有些关系。
细数上几代皇帝,宋神宗的十四个皇子,夭折八个。
宋仁宗子女共十六个,长大成人的只有四位。
赵佶也曾是十一皇子,他之前的十位哥哥只有三个活到了成年。
赵佶也知道后宫的水很深,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的想法就是多纳没有背景的妃子,这些小家族的力量有限,不见得他们有胆子插手后宫生事。
太子赵桓或许是因为他母亲早亡,赵佶又没时间管他的原因,他性格优柔寡断,做事没有主见,他身边的人这个说东、他就东,那个说西、他又西,反复无常。
三皇子赵楷,文采非凡,他又跟赵佶一样精通琴棋书画,并且擅长画花画鸟。
他不但长相英俊,还写得一手好字,赵佶的得意之作“瘦金体”赵楷写出来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赵佶颇为欣赏,两年前赵楷更是冒名参加了科举考试,还拔得头筹摘下了状元桂冠。
赵佶得知后非常高兴,但他又怕被天下人说闲话,毕竟皇子考中状元是前所未有的事,于是赵佶就钦点了考中第二名的榜眼为状元。
但赵楷已经有的状元之名,也更得赵佶喜欢,是最受宠的皇子。
……...
四位皇子狩猎回来都得到了赵佶的口头表扬,还有各种赏赐,今天的主角就是他们四人。
但高世德那惊艳的一箭,以及皇帝赐婚的事也算出了一把风头。傍晚三皇子竟然找他闲聊。
赵楷笑着道:“高兄,你这变化可真是有些大呀。”
“见过郓王殿下!”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礼,喊我赵楷便是。”
“不敢!”
“哎,随你吧!”
“在这次来的路上本王就曾注意到你,下人说是高衙内,本王都不敢相信!”
“以前我有些虚胖,义父非让我去营中锻炼一段时间,为此还不惜狠揍了我一顿,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就瘦下来了,如今确实是大变样了。”
“哈哈,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儿,不过你现在可是俊逸非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