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读罢,众人又沉入阅卷之中,忽然一个声音弱弱的从角落传来。
“吾这,吾这也有一首诗,想让各位大人帮忙一赏。”
“刘秀才,那些笔迹乱差,言语不通的卷子拙落完没?你的才识尚可,但还需打磨,三年后再评判试卷吧。”
刘学正有些不满。
这刘秀才是自己子侄,其文采不显,上进无望,他特招进来当先生已经是破例。
如果今天让他当众丢丑,怕是这份工作自己也不好帮他保住。
看似怒斥,实际是回护。
“学正,这,这诗真不错,字迹也绝佳。”刘秀才鼓足勇气说道。
“既然刘秀才这么推崇,吾等看看也无妨,正好刚拾笔不久,听完再继续阅。”
张教谕打个圆场,毕竟这小子和学正是一宗之人,这点小小的面子给了又何妨。
刘秀才当即清了清嗓子。
“春日即事”
“小苑茶烟接柳塘,曲栏风暖日初长。柳丝无力垂青带,花片多情舞钿裳。”
诗既出,全场鸦雀,这和刚刚的那两首诗完全不是一个境地的。
“好好好,全诗不提春,又字字不离春,高意境!”张教谕欣喜大笑。
“唔,此诗读来,好似景色在眼前重演,童子试得此诗,当浮一大白,刘秀才有识才之功。”
连酸儒赵教谕也认可点头。
得了夸赞的刘秀才激动的满脸通红,虽然不是他写的,但是是他发现的,这称赞也是对他识人的认可。
“可以,刘秀才还是有辩才之能的,等四书文阅卷时拙了那些低质考卷,也参与评判吧。”
刘学正脸上终于多了几分自得。
“那这首诗?”张教谕试探的问道。
“可堪第一。”刘学正斩钉截铁,刚刚评论那案首之资的嘴脸好似幻觉。
刘秀才看着面不改色的刘学正,唔,还得是三伯脸皮厚啊,自己要学的,还是很多呢。
阅卷还在继续,试帖诗评完排好序,四书文也摆在众人面前。
随着挑拣筛选后,一份份试卷被放在案上。
四书文全文400到700字,数字多所以出错的就会多,单凭卷面整洁与否都拙落了四分之三。
让诸位考官压力稍减,只是随着一份份卷子被阅完考官们的眉头也锁了起来。
他们互相交换了眼色,眼神中都充满了迷惑。
刘学正打破了宁静:“怎地这些四书文大多数都有顿挫之感,好似中间生生换了一个人写一般?”
“大人,吾等也有此感觉,特别这一份,前五句的论点和后面完全相悖,这,这让人费解。”
在场的教谕秀才都傻了,别说他们了,刘学正都麻了,只得点出几分错乱小的往前排了。
这群家伙是同一时间失了智了吗?
联想到自己折返进来阅卷前,考场不知是何缘故提前开饭,让他心中有了浅浅的猜测,但又不敢确认。
“继续阅卷吧。”刘学正一句,大家只能屎里挑花了,众人捏着鼻子继续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