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客厅,秦朗不在,卧室,也没有人,炭火倒是足,这是秦旭时不时过来加的。
秦思妙摸了摸被褥,冰冷一片,可见这床上就没睡人。
她来到了书房前。
原本白色的窗户,被黑色不透光的布遮蔽着。
秦思妙推开书房门,书房黑黢黢一片,只有书桌那燃着烛火,秦朗正趴在桌子上睡的正香。
秦思妙走到他跟前,桌子上布满了草图稿纸。
她拿起一份,看不太懂,模样很奇怪,像个大茶壶,还有线连接着这个茶壶样式的东西。
这是啥?
她的动静不算小,把秦朗给搞醒了。
“思妙,你怎么来了。”秦朗揉着眼睛道。
“哥,你这都三天没出门,我以为你出什么事了呢。”秦思妙搁下手中的草纸,问道。
“我能出啥事,不就是设计个东西嘛,就是你手里的那张图,很重要。”秦朗哭笑不得。
“你会试得了第一名你知道不?你现在是会元了。”
秦思妙一眼就看的出秦朗确实没有任何的问题,真的就单纯在画图。
这是从小一起长大养出的感觉,这感觉骗不得人。
“会元?那还真是意外,我只能说得中的概率大,得会元还是让我惊讶。”秦朗讶然道。
他的考卷太偏激他是知道的,尽管措辞他都一换再换,可依旧很有锋芒。
所以他不求得很好的名次,只求能得中已经很不错了。
这会元之名倒确实让他感到惊喜了一下。
不过也就一下而已,手上这玩意才是真正的宝藏,跟它相比会元不值一提。
“你不激动吗?”秦思妙很惊讶他的态度。
“激动啥啊,你是不知道你手里的东西代表啥,不然你会比我更激动。”秦朗神秘的说道。
“这?这能代表啥?”秦思妙不解。
“这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着,,,希望?”秦朗不自信的说道。
“这,就这么丑的图,它能代表希望?”秦思妙不信道。
秦朗罕见的脸红了一下下,但是又理直气壮地说道,这就是代表希望。
“你要知道它的名字,你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秦朗涨红脸说道,这东西它画的确实丑。
时间过去的太久了,能记起大概都不错了,起码功能零件都复刻出来了,样式慢慢优化嘛,
“它叫啥,说来我听听。”秦思妙扬着图纸道。
“它叫蒸汽机,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秦朗此刻目光如炬。
“革命?什么革命?哥你可别吓我啊。”秦思妙脸色苍白。
“别一惊一乍的,这是对手工的变革,想哪去去了。”秦朗哭笑不得的说道。
她只听到了革命两个字,工业被她彻底忽略了。
是的,这张图纸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蒸汽机。
原型很糙,但是绝对有用。
不出意外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县令。
而蒸汽机就是他当上县令后要立马开整的东西。
有了这玩意,能大大的节约人工。
想造一把百锻刀,人力半年,乃至一年才能打磨一把。
可有这玩意,流水线作业,昼夜不停,力度合适均匀。
只要规模够大,一月就能武装出几千乃至上万人的武器。
分解步骤,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建立流水化作业环境。
这想不发展都难。
军备是首先得提升上去的,手里有家伙什,腰杆子就硬,谁来也不怕。
有了蒸汽机,这昼夜不停息的作坊,一些很耗人力的活计,就能被这些玩意替代。
而且若是真遂了自己的愿,那么自己将会在亳州任县令。
这样有老爷子照拂着,县令调迁甚至都能避免。
能稳定的在一个县干上十年,别的不说,火绳枪该是能问世了。
有了武器,火药,自己胸中那些计划也能一一施行。
当然不管要做什么事,金钱都是第一位的。
所以自己的那些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发明,也要提上日程了。
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才能给自己未来的大事储备实力。
当然这些事他是谁也没说的,一个不慎这可是掉脑袋的事业。
不到万事俱备前,那是任谁都要捂的死死的。
十四岁的秦朗终于要开始崭露头角了。
两人闲谈之际,王娴带着秦旭也来了。
王娴是一直也没发现秦朗的异常,看到秦朗和秦思妙相谈甚欢。
就理所当然的认知是儿子得中会元,放下心中的压力,所以变的正常。
“娘的好大儿,真给娘争脸,十四岁的会元啊,你要给我闹个状元,那娘做梦都会笑醒。”
王娴此刻已经笑的合不拢嘴,拍着秦朗的肩膀不住的夸奖。
“那您可瞧好别眨眼,我这状元也感觉是手拿把掐的。”秦朗臭屁的道。
“行,那为娘就瞪大眼睛看着,看你能不能把这状元给我拿回来。”王娴此刻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十四岁的进士,就算娶尚书的女儿,那也妥妥的配得上了。
等秦楼到汴梁,就正式的跟孙家见一面,谈一谈秦朗和孙芷兰的婚事。
这是比中状元更让王娴上心的。
秦府的下人们幸福度一直都是蛮高的,因为动辄主母就会发放各种意外的奖励。
比如现在报喜的队伍还没到秦府呢,自家下人的赏银都已经领到手了。
每人一两赏银,外加各类肉面500钱。
领到赏银的无不喜笑颜开。
“院子里洒扫干净一点,等下报喜的差役就来了,不能折了秦府的面子。”
秦府大管家钟叔站在院子中央大声吆喝道。
“放心吧钟管家,谁敢在少爷大喜的日子掉链子,不消你说,我们自己会处理。”
刚领完赏银的家丁们振奋的说道。
这时候谁敢拉胯,那大家就得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秦府一时间干的热火朝天。
不多时报喜的队伍敲敲打打的就过来了,
秦朗本不喜欢这热闹的场合,可自家老娘一瞪眼,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什么不喜欢都治好了。
苦笑着被拉到了正堂。
此刻左邻右坊的已经来了不少人。
虽然秦家搬来不久,跟他们不甚相熟。
可毕竟这是会元之家,未来闹不好还是状元之家。
所以各街坊也都想来沾沾文气。
特别是家里有正在科考的
格外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