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他还算好,虽然那种好带着疏离和强烈的目的性。直到那个女人有了亲生儿子,他的日子就渐渐难过起来。
他从小就要带“弟弟”,小小的他照顾胖得跟米其林一样的“弟弟”非常吃力,只要“弟弟”磕着碰着,或者单纯的闹脾气大哭大叫,都会给他招来一顿毒打。
最狠的一次,那年秋收,晚上“爸爸妈妈”在收院子里晾晒的玉米粒,“大姐”也在帮忙撑袋子,他在屋里看着“弟弟”,“弟弟”闹着找妈妈,抓着铁皮玩具丢到了他的脸上。
他的额头到眼角被划了一个大口子,忍不住捂着脸哭泣。一时不察,床上的“弟弟”一头栽到了地上。
“爸爸妈妈”听到“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声,连忙进屋,待看到弟弟头上肿起的大包,“爸爸”怒气冲冲的找来一根麻绳,捆着他把他吊到房梁上打,“爸爸”打累了换“妈妈”,打了大半夜。
那一次,他整整四五天才从地上爬起来。亏得他命硬,还有“大姐”偷偷给他喂的几次粥水,半块安乃近,他才没死在那一年。
村里人问为什么打这么狠,那夫妻俩说,“这孩子嫉妒弟弟,就因为弟弟小,我们多疼一点,他就说我们偏心,故意要害死弟弟。就想着没了弟弟,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我们就疼他了。小小年纪心思这么歹毒,不好好教育,长大了也是吃枪子的命。”
虽然觉得这当爹妈的下手太狠,但是想着这小子做出来的事,大家也只能劝他们冷静一点,注意分寸,别回头孩子没了就后悔了。
后来“弟弟”大一些,在村子里招猫逗狗,还学会了小偷小摸,一开始他只偷自家的,被发现了就拿他顶包,那夫妻俩未必不知道真相,每次都会打他一顿杀鸡儆猴,教育“弟弟”不要偷东西。
发现这个不讨喜的哥哥这么好用,“弟弟”开始在去小伙伴家玩的时候,偷偷拿别人家的零钱。偷的时候必然带着他,被发现了就推到他头上。
因为小时候就能因为嫉恨,做出谋害亲弟弟的事,偷东西自然也不让人意外。不过被偷的钱不多,大人不好跟孩子计较,就拉着他去跟“爸妈”告状,然后就又是一顿毒打。
每次被打的时候,他都期盼着有人从天而降带他回家,回到那个温暖的家。
没想到,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这梦想终于成真了。他的爷爷,妈妈,来接他了。
晚上,杨家人睡熟之后,白逸晨还躺在床上,睁着大大的眼睛盯着屋顶,一动不动。只有被子下面抠紧掌心的指甲,微微泄露他内心紧张的情绪。
滴滴答答,时钟转到了三点,丝毫没有睡意的白逸晨才小心翼翼地下床。怕走路的声音吵醒那家人,他只穿了一双袜子,就悄然无声的出去了。
院子里的大铁门开门的动静太大,今晚的月亮明亮得有些恼人,如果从村子里离开,还有被人看到的风险,白逸晨一早就想好了逃跑的路线。他身手敏捷的爬上院墙旁边的大树,爬到跟院墙差不多的位置,他松手跳上墙头,然后顺着墙头滑到了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