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 第103章 文辩激争,革新之路战群儒

第103章 文辩激争,革新之路战群儒

“诸位可知,我大唐文化兼容并包,吐蕃文化、西域文化,乃至天竺文化,都曾融入我华夏文明之中,使其更加多元而丰富。如今,我倡导的‘新学’,亦是如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我华夏文明,使其更加繁荣昌盛。”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难道诸位认为,我大唐文化竟是如此脆弱,容不下一点新的思想吗?”他的声音回荡在学府中,那声音像是带着魔力,在空气中震荡。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韩愈等人的心上。

他们原本紧绷的脸庞,此刻也出现了一丝松动。

江南四大才子中,为首的文人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我等受教了。”其余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文人,看到江南四大才子的态度转变,也开始倾向于李豪。

李豪的气势逐渐上升,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照亮了整个学府。

吐蕃使者见状,心中暗叫不好。

他悄悄地向几个文人使了个眼色,那几个文人会意,立即站出来,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试图打乱李豪的思路,破坏这场辩论。

“陛下,您说‘新学’能使国家富强,可有证据?”一个文人咄咄逼人地问道。

“证据就在我大唐的军队之中,就在我大唐百姓的生活之中。”李豪从容应对,他指着窗外,“诸位请看,我大唐军队如今装备的新式武器,便是‘新学’的成果,其威力远超以往,保我大唐边疆安宁。百姓们使用的新的农具,也是‘新学’的成果,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据吗?”

“陛下,您说‘新学’能使科技进步,可这‘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难道就是摆弄一些奇技淫巧吗?”另一个文人阴阳怪气地问道。

“格物致知,并非奇技淫巧,而是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其规律,为我所用。”李豪的声音铿锵有力,他拿起一块石头,“例如这块石头,为何会下落?为何会沉入水中?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只有探究其本质,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才能创造出更多造福百姓的工具。”

李豪巧妙地应对每一个问题,用事实和逻辑一一反驳,那些原本咄咄逼人的文人,被李豪的回答噎得满脸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能像斗败的公鸡一样站在那里。

旁观的人对皇帝的智慧和应变能力暗暗称奇,他们看向皇帝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李豪站在辩论台上,如同一位掌控全局的智者,他的声音在学府中回荡,久久不息。

这时,学府外传来一阵清脆的竹板声,那竹板声像是灵动的音符跳跃着。

一个说书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

说书人手中的竹板敲得愈发响亮,那敲击声像是欢快的鼓点,他绘声绘色地将学府内发生的一切编成故事,抑扬顿挫的嗓音在学府外回荡。

“话说陛下舌战群儒,妙语连珠,直说得那帮老学究哑口无言……”他模仿着李豪的语气和神态,引得周围百姓哄堂大笑。

故事的内容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场辩论,皇帝的名字在民间也越传越响,一股革新的风潮正在悄然兴起。

这股风也吹进了学府内,传统文人们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

他们意识到,皇帝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他们的地位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就在这时,一位身披袈裟的高僧站了出来,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以为,殿下所言甚是。文化如水,不进则退。我佛门自天竺传入中土,亦是不断适应,不断发展,方有今日之昌盛。墨守成规,只会让文化失去活力,最终走向衰亡。”高僧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他的话在文化界有着极高的权威性,许多原本犹豫不决的文人,听到高僧的观点后,纷纷开始反思自己的立场。

他们意识到,皇帝的革新并非异端邪说,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江南四大才子带头表示支持皇帝,越来越多的文人加入了支持革新的行列。

韩愈的脸色铁青,他看着皇帝侃侃而谈,心中虽然愤怒,但也有一丝动摇,他想,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可一想到祖宗的文化可能被改变,他又坚定了自己的立场,他紧紧地攥着手中的竹简,指节泛白。

他深吸一口气,“陛下,”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老夫还有一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这个王朝叫大兴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