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子,快去陪奶奶吃饭。我和你姨父就先回去了,有事让人去知会一声。”
家里中午特意炖了鸡汤,给林秋兰补身体。
林家的日子过的不差,但也不能天天吃肉。
林冬香在婆家时不时有肉吃,她两口子若是分食,其他人就吃的少了。
索性没事了,就回婆家去吃。
刘荣乐呵呵的,没有多说什么,也理解媳妇的小心思。
“这几天给三姐好好补补,娘,明儿我提些排骨过来家里炖汤,咱们换的吃。”
林老太哪好意思要小女婿提这提那,上午过来已经提了三斤猪肉,明儿再提排骨,这让小女儿在婆家怎么做人。
“这怎么行,你家排骨也是要卖的。改明儿家里要炖排骨了,再上你家去割!这是刚煮好的红鸡蛋,还热乎的,还有一些新鲜的豆腐,你们顺道提回去。”
给装了20个红鸡蛋,正好提回去,之后不用再去通知了。
生了孩子,家里人一般要去亲戚家报喜,会提上煮熟的红鸡蛋和喜饼,寓意家里添丁了。
太仓促就没准备喜饼。
林冬香正要接过篮子,刘荣就主动伸手接了过去。
林向安将两人送出大门口,这才回屋吃饭。
“乖孙,今儿累坏了吧?快来吃,奶奶特意给你留了个大鸡腿!”
林冬香回来就给林老太说了孙子独自卖豆腐的事,这孩子从小脑子就好使。
老林家总算子孙兴旺了些。
林老爷子泉下有知,也能安息了!
“奶奶,您也吃!”
新鲜炖出来的鸡,出油特别多,鸡汤味道特别鲜,用干笋炖的,笋也特有嚼劲。
林向安吃的心满意足。
吃完放下筷子,老爹王四顺才端着盘子进来。
“爹,快来吃,鸡汤味道可鲜了!您坐着,我给您端来!”
让王四顺坐下,林向安就盛了一碗,端到他爹面前。
平日里他爹挺省的,有好吃好喝的,都是让母子俩先吃,自己再吃两人剩下的。
为了让爹爹也吃好,林向安就主动给老爹加餐。
“谢谢乖儿子,卖豆腐可有遇到问题?”
还没喝一口汤,王四顺就来关心儿子的情况,要不是情况紧急,他也不会留儿子一个人看摊子。
一边吃饭,一边听林向安说今天的情况。
父子俩就开始算今天的收支,清算今天的账。
一斤黄豆能做出三到四斤豆腐,每天要做两百多斤豆腐。
一天至少消耗60斤黄豆。
一石黄豆大约140斤,需要400文钱。
有五十斤豆腐,一大早就要给几家酒楼和客栈送过去。
客栈和酒楼,这是王四顺入赘后找来的销售渠道。
剩下的到集市摊位上卖,一上午就能卖完。
每天基本都能卖完光。
一天收入大概五六百文钱左右。
剔除各种消耗磨损、以及成本,还有商税之类的。
好的时候,一个月大约能赚个10两。
除了豆腐收入之外,家里陆续增加了一些副收入。
做好豆腐后,每日剩下豆渣,天天吃,也吃不完。
每日积累量太多,早先是低价卖给别人。
王四顺入赘后,拉了一些酒楼的豆腐生意,家里就买了一头驴,不仅用来拉磨,还可以送货和拉摊车。
后来又买两头小猪,用豆渣拌着猪草喂食,猪能长的白白胖胖的。
大半年就能长到90多斤,到年底差不多180斤,就卖一头,宰一头。
家里留一部分,送一部分亲戚,多的也会卖给街坊邻居。
还喂养十多只鸡。
用豆渣和集市捡回来的烂蔬菜叶子,或者去户外割些草,捉些小虫子,搭配着喂养。
家里的牲畜都长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