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开的门,陡然见到三位士兵上门,心里一紧。
这两日有好些位学子被带走了,就没回来,不得不担心。
“军爷,这里的确是我家公子的住所,是有何事?”
那位士兵也知道林向安是案首,只是上门来询问,找些线索,并不是带人走,说话间很客气。
“小兄弟,莫慌,我们三位是奉命来询问些事情。”
闻言,林远就将人带进了小院,林向安和杨辉正在闲聊,听到动静,便从屋里走了出来。
见到二人出来,林远率先开口,解释三位军爷到来的原因。
“公子,这三位军爷,说是有事要询问您和杨公子。”
想来是打听事情的,他们几人根本没有作弊,再怎么查也不会查到他们头上,心里荡荡,也不必担心。
林向安便笑着开口,请三位军爷屋里坐。
“好,三位军爷屋里请,喝杯茶歇息一下,若是我们知道的,定知无不言。”
为首的士兵非常客气,一脸公事公办的态度。
“多谢林公子好意,不必了,我们就是奉命来打听些事情。你们可记得府试当日,可有奇怪的事情发生?”
原以为是询问院试,没想到竟然询问府试,林向安和杨辉对视一眼,一下子想到了李二柱诬陷童生的事。
但他们跟踪李二柱的事,并不能说出来,只会让他们身份变尴尬。
于是林向安想了一下,正色回道。
“说起府试那日,我们同县的五人聚在一起排队,等待检查入场,并没有什么特色的事情发生。若说特殊,倒是有个人来搭讪,只不过我们没理他,那人就走了。”
杨辉点点头,也分得清轻重。上次林向安就和他提过,谢二爷叮嘱这事不要对外多说,若是有人问起来,就当不知道。
于是默契地接过话题,解释道。
“对,我也记得这事,那天是有一个陌生人,因为不认识,我们都没有和他说话。”
领头的士兵倒是奇怪,这两人为何会对这事,记得这么清楚?毕竟将近四个月前发生的事了,一般人哪会记得,难道读书人记忆比较好?
“按说发生好几个月了,这件小事,你们为何记得这么清楚?”
杨辉看了一眼林向安,见他淡定自若地开口解释了。
“是这样的,我们五人初来学府,去拜访了我们夫子推荐的同窗,就是为我们五人互结的廪生。
也是对方好心,提醒我们注意防范陌生人,免得被人诬陷。
同时提醒考篮不要离身,不要乱接别人的东西,多留心些。
所以有陌生人来搭话,我们五人很警觉,这才记得当天发生的事。”
三个士兵这才发觉问对了人,便询问为他们互结廪生的姓名和地址,以及是否记得那天陌生人的长相。
杨辉说记不清了,林向安只说大概记得身高体型,是个二十多岁成年人,手里拿着个篮子,具体长相穿着并没有说出来。
毕竟隔四个月,还记得人家长什么样子,太离谱了,说多了容易暴露。
“多谢二位公子协助,若是还能想起更多细节,可以告知我们一声,我们还要调查,就不打扰了。”
见状,林向安也没有多留,就让林远帮忙送客。
待人走远了,林远回来了,三人进到房里,让王和信守在门外,小声讨论了刚才的事情。
林向安率先开口,“看样子,上次那件事被捅出来了,当时谢二爷提醒我们不要管了,如今咱们就提供一点线索,他们也能很快找出来李二柱。”
那天李二柱在考场制造混乱,一定有人认出他,只是没有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