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有杨辉,那这次也算走运了!”
薛文逸听到林远的话,莫名有些羡慕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学问不如杨辉学的扎实,若真是有补上来的名额,大概率是轮不到他的。
宋桐也点点头,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下次备考也能准备的更充足。
本来科举之事就很难,只不过几人中,就只有林向安最稳妥,还一举拿下了小三元,成了13岁的秀才,虽说曾经出过更小的神童。
但这样年纪,又一次通过,拿下小三元的考生,在他们县城也是独一份了。
至于杨辉,虽说天赋不如林向安,但准备考童生时,几人在一起温习,就他进步最明显。
“是啊,之前李夫子就建议杨辉可以试一下,他能考上的概率比我们俩大。”
听到薛文逸和宋桐的话,林向安便笑着说道,“你们俩年纪还小,有了这次经验,下次定能考的更好。”
其他人都能说这话,唯独林向安不适合。
“向安,幸亏我和宋桐都了解你,知道你是宽慰我俩,而不是嘲讽。”
宋桐温柔地笑出了声,“就是,虽说平日里,你总照顾我们,但实际上我们几人里,就你最小。”
目前宋桐才14岁,而薛文逸也才15岁,杨辉和冯辰两人16岁,孙文石估计大一点。
林向安明面上13岁了,但实际年龄估计比他们爹还大。
根本不能这样比较。
便笑着摇头说道,“不一样的。”
薛文逸笑着调侃。
“当然不一样,你这天赋,我们可赶不上。未来升官发财了,可别忘了我们!”
一旁的宋桐难得的也开起了玩笑。
“向安未来前程似锦,要是名扬四海了,咱们也能跟人笑着说是他同窗,说些他的读书趣事,估计也能沾光。”
几人中,很少提到这样的话,这还是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差距。
比起天赋,林向安一步一步走的很踏实。
一起走过来的人,更能明白他背后的努力。
“你们这话说的,我好像要立马去乡试一样,咱们不是还在县里读书吗?只要参加科考,未来定有相遇的日子。若说咱们中未来最厉害的,估计是阿泽了。”
赵泽的家庭背景,看似普通,但你却能感受到是不一样的,他舅舅在京城当官,官职具体不清楚,而祖父这边,应该与军队有些关系。
赵康平让他读书,却没有让他走科举的意图,说明家里有底气,能走其他途径。
人家的起点,搞不好是他们几人的终点。
薛文逸瞬间理解林向安话里的意思,赞同道,“这倒也是,将近快三年没见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上次联系,说是今年要去京城,也不知道去了没。”
宋桐突然有些伤感,感叹道,“第一个离开的是阿泽,估计下一个离开的就是向安了。”
瞬间气氛变的多愁善感了,林向安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好在这时,孙文石和杨辉出来了,两人都是一脸喜色。
就听到杨辉激动地朝几人喊道,“我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