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们启程回去的前一天,双林镇非常热闹,衙役到林家报喜,沿途吹唢呐,敲锣鼓。
走过的路人纷纷好奇,有些跟在后面,去瞧瞧热闹。
其中有人询问何事?
一名衙役高声喊道:“好消息,本地学子林向安公子,在院试考中案首,考了个小三元,如今是秀才公了,知县大人特派我们去林公子家报喜!”
话音刚落,集市上的人群顿时一阵骚动。
路上行人纷纷驻足倾听,眼中满是惊讶与钦佩。
“林公子?不就是林家豆腐坊的儿子,他竟然考中了小三元!”
有人不懂,便好奇问道。
“什么是小三元?”
“就是县试、府试、院试都考了第一名。”
“这孩子真聪明,今年才13岁!”
“哎呦,就是那林家豆腐的孩子,从小聪明,还卖过豆腐给我,特会算钱,我当时就觉得这孩子定能成大器!”
......
街头的气氛逐渐热烈,人们纷纷议论,纷纷开始谈论这位少年才俊,甚至有些人忍不住纷纷拿出自己的家伙事儿,准备前去林家祝贺一番。
镇上出了这么厉害的秀才公,大家也跟着高兴。
衙役报喜还没到林家,正在铺子打理的林桥,听到有伙计喊到,东家大公子考中小三元。
林桥迅速放下手中的事,让人赶紧去告诉王四顺,然后他跑回林家,将这事告诉了大家。
“奶,三姨,向安考中了,考了院案首!”
听到孙儿考中了,林老太喜极而泣,不敢置信,“真的?”
林桥喘着气,用力点点头,“千真万确,衙役就要来报喜了。”
林秋兰顿时激动不已,顿时不知所措。
见状,林桥赶紧提醒林秋兰,“三姨,要准备红封赏钱!”
被林桥的话提醒,瞬间理智拉回来了,赶紧去准备一些碎银。
“对对对,我这就去拿钱。”
王四顺听到消息,庆幸自己今日每回乡下,立马驾着马车赶回家。
他刚到家里,报喜的衙役便来到林家门口报喜。
“恭喜老太太,夫人,老爷,林公子不仅中了秀才,还考了院案首,成了小三元,在方圆百里都是独一份!”
衙役满脸带笑地朝林家道喜。
林老太高兴地笑道,“好好好,多谢官老爷来报喜,秋兰快给赏钱。”
来的每位官差,都赏了二两碎银。
“多谢各位官爷跑一趟,过来报喜。”
大家见红封鼓鼓的,脸上的表情更欢快了,王四顺客气地和几位官爷说话,然后客气将人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