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安打听了县学的主要四个收入来源:学费和捐款,土地和田产,相关书铺子,科举考试费用。
小报肯定能增加县学收入,至于会不会被看重,那就另说。
深思熟虑后,林向安觉得应该设计两种:对县学的学生版和对外的普通版。
学生版展示县学的学术氛围,记录同窗们的学术讨论与个人成长,传播知识,促进交流,增强学子之间的互动与凝聚力。
涵盖学术、文化、互动三大版块,可以为学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
而另一份针对大众的娱乐版本,可以涵盖民间趣闻与故事、娱乐活动、杂事新闻、招聘信息、寻物启事等。
这些流行的故事,若遇到畅销,汇总下来,还能出书,也可以给说书人提供素材,亦或是改编成,戏剧演出,能大大丰富娱乐生活。
定下思路后,先开始写策划学生版小报,主要突出学术性和文化性,具体可行的机制,以及有助于对县学的发展等等。
写完后,觉得没问题了,林向安这才准备去找了周教谕申请。
......
特意提前打听了周教谕的时间,林向安便选择下午过去。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色古香的书房里,房内静谧,空气中弥漫着书墨香。
周教谕正在案前书写,听到下人禀报,说林向安过来拜访他。
这不免让周教谕想到那天喝的酒,但外面没有卖的,正好也能借机打听一下。
看到林向安进来,轻轻放下了笔,周教谕目光温和地看着他。
“学生林向安,拜见周教谕。”
周教谕也没有多绕圈子,“嗯,有事吗?”
林向安一脸坦然,恭敬地开口:“学生有一事请示。近日,我与几位同窗商议,欲在学堂中办一份小报。
内容可以是我们学习中的心得体会、时事的讨论,也可以是些许的文艺趣事。
学生以为,这样既能增进同窗之间的交流,也能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
不过,办报之事,若无上级同意,学生不敢擅自行动,特写了一份规划手稿,还望周教谕过目。”
说完,就将手稿双手捧上前,递给周教谕。
周教谕的目光微微一沉,若有所思,便接过手稿,大致浏览了一遍。
随即展现出一丝思考的神情,沉默片刻后,语气略显温和。
“你们这些年轻人,倒是有心。办报一事,本无不可,但要考虑清楚几个方面。
第一,所刊内容不可涉及不当言论,必须合乎学堂规矩;
第二,报纸形式要简明,切忌浪费纸墨;
第三,所有同学在参与时,必定要有明确的分工,不可因小报而耽误了学业。”
林向安听后,心中一喜,连忙道:“周教谕,您放心,学生会谨记教诲。”
周教谕点点头,迟疑片刻,“只是这涉及到费用,还需要商议。”
林向安没有将娱乐办的小报想法写出来,就是为了给这个做铺垫。
“周教谕,学生这里有一想法,想弄一份普通百姓也能看懂的小报。
登录一些小故事,趣闻趣事,还可以寻物启事,招人的信息等,给百姓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可以带来便利。
就用这其中的收益,来奖励投稿、写的好的学生,这样大家能够更好的交流。”
“可这都需要资金,这从何而来?”
“周教谕,这普通版的小报,投入资金全部由我林家出,有县学书局印刷,赚到的收益四六分成,县学占六成,林家四成,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