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吃饱喝足后,送走众人。
林向安便留在酒肆,和林秋兰、王四顺说了会话,聊了些近况。
“对了,周儿和王芹的事,两家定下来了。”
本来林秋兰也有意撮合,还等着过些时日再提这事,但没想到林春花会主动过来打听王芹。
见大姐有这意向,林秋兰便亲自和王四顺说了这事,然后私底下去问过孙玉兰和王二雷两口子的意见,同意了,这才去上门提亲。
“周儿年纪大了,你大姨着急,估计年前就会定下日子。”
想到之前答应过王芹,会给她提供一份嫁妆,而且两边都是亲戚,既然定下来了,那就得准备一些东西。
“娘,我之前跟芹姐说过,她出嫁,会给添嫁妆,您看准备些什么东西比较好?而且表哥那边,也得配差不多的。”
见儿子和丈夫都在,林秋兰犹豫了一下,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大姨那边,到镇上来回不方便。小两口成亲了,在镇上住着比较好。咱们家现在不缺钱了,我想给你大姨在镇上置办一套宅子,这样住的近些,也方便。”
之前林秋兰就想让大姐林春花到镇上来,但她要照顾公婆,分不开身,后面老头子去世了,还有个婆婆在。
当初姐妹们嫁人,家里没什么东西,如今条件好了,应该帮衬些。
这是,林秋兰一直想弄,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缘由。
“我想着若给你大姨那边添置房子了,也得给你小姨弄一套。”
这种事,王四顺其实不太好给意见,便没有开口。
林向安明白他娘的意思,给大姨和小姨一人买一套宅子,对林家来说,其实没什么,就凭过去大姨、小姨常帮助家里,这份恩情也得给。
而且林家过得好了,也该关切一二,但给也得找个合理的说法。
人心复杂,不希望未来闹出问题。
“娘,您这样,在镇上买一套宅子。您这边的事也多,正好让大姨帮忙,芹姐成亲了,也能跟着你们学些东西,这套空房子,就让他们一家住着。”
“另外,给大姨和小姨,一人置办一个铺子,当作林家补的嫁妆,至于自己做生意,还是收租金,都随她们处理。”
一般女子出嫁,娘家陪嫁的都是铺子,给铺子更合适,好歹能有个收入。
说实话,家里的银钱,是得换成田产和房产,总存着也不能带来收益,就是个死钱。
田产比较麻烦,成片的田不好买,得等时机。
目前家里买了一点田,不过是给别人种,每年分四成的粮食。
房产倒是好买一些,铺子、房子都能出租,缺钱时,还能卖掉应急。
“爹,您觉得呢?”
当初给予王家那么多帮助,如今帮衬着林家的姑娘,也是合情合理的。
见儿子问他,王四顺便开口,“铺子的事,我没意见。当初大姐、小妹对你和你娘颇多照顾,咱们都记在心里的,两姐妹,至少要公平的。至于宅子,就让他们住着,若是他们想买,咱们就低价卖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