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得到了刘知县的默许,危机依然会有,但他并不害怕。
这一步已经铺垫好了,距离报仇也不远了。
他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报复。
也是为了揭开层层的黑暗,让那些在权力面前无力的百姓看到一线希望。
......
林向安忙碌于民报的事情时,悄悄交代林桥加大力度,协助李大牛继续调查赌坊,挖掘更多的受害人。
因为这事,林桥经常来回跑。
不过有林家酒肆当做借口,倒是没有让其他人发现异常。
然而,原本李大牛辛苦找到的十多位受害者,愿意一起讨回公道,可就在计划即将启动时,问题接踵而至。
许多人都在最后一刻打退堂鼓,或是拒绝了作证。
原因无外乎对赌坊背后势力的恐惧。
毕竟,当初真的有人试图揭发,结果下场都不堪。
其中最为令人痛心的是一位无辜的赵书生,赵家贫寒,但才学出众,原本有机会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一次,他在一位掌柜受害者的请求下,答应替其写下控诉赌坊的状纸。
然而,状纸还没递到县衙,赵书生便被人陷害,诬称“偷窃银两”。
衙役迅速将其带走,之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不久之后,那位掌柜的店铺突然遭遇火灾,尽管没有人伤亡,但财产损失惨重。
火灾过后,掌柜态度急转直下,仓促变卖家产,连夜带着家人离开了县城,从此再也不提告发赌坊的事情。
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不仅有突如其来的火灾、重伤、意外死亡,甚至还有几人神秘失踪。
正是因为这些严重后果,许多人都害怕为此付出代价,虽然心有不甘,但依然选择默默忍受。
没办法,除了李大牛,还有两个坚定的人,反复劝说,但效果甚微。
林桥察觉到李大牛的犹豫与焦虑,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你听说过最近很火热的民报吗?就是黑心粮商卖霉米的事?”
李大牛先是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我听人讨论过这事,但民报是什么?”
林桥耐心地解释道,“民报最近在百姓口中热议,甚至引起了县城官府的关注。
原本黑心粮商这事被人压下来了,但民报报道后,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最后官府出面调查,将事情解决了。若是借助民报将天和赌坊的事,公之于众,
再去县衙告状,肯定会被严查的。”
李大牛眼睛一亮,“你是说……把赌坊的事情公开,那民报能帮忙我们吗?”
林桥点了点头:“不仅如此,通过民报告诉大家真相,让百姓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大家关注的目光越多,赌坊就越不敢轻举妄动。毕竟,闹得越大,他们的背后势力就越难隐匿。”
李大牛顿时松了口气:“这样的话,咱们就可以做到有备而来,不至于单凭我们几个冒险。”
林桥微笑道:“当然,不仅如此,还有更大的保障。
听说民报背后有很多可靠的人脉,不畏惧权势,他们也在深挖各种事件,
若是知道了赌坊的黑幕,必然会出手相助。你们不会是孤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