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老丈。”
陆远回身行了一礼道。
对于秋水翁的告诫,陆远并没有在意。
因为寻死的人是王勃,不是他陆远。
王勃寻死,这纯属于是命途多舛。
九岁的神童,后又有四杰之首的美名在身,可以说王勃十八岁之前,真的是要多风光有多风光。
绝对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了。
但一切也都毁在了十八岁的那篇《檄英王鸡》之上。
在做出这篇檄文后,王勃的好运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厄运。
先是被赶出王府,而后收留官奴曹达,结果因为怕事情败露,他又把曹达杀了,直接就下狱了。
要不是运气好赶上大赦,他估计有几年牢蹲,但就是这样他也连累了自己老爹,被贬去了交趾。
这次王勃就是刚从大牢出来,前去交趾的。
完全应了他那一句,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满腔的抱负,若不是大唐强盛造不了反,估计都得变成满腔报复了。
毕竟众所周知,大唐的长安,打进去,要比考进去容易........
..........
“我感觉这老者是个大佬啊!话说有知道王勃的吗?我怎么没听说过这文人?”
“你没听过的多了,咱们连大唐皇帝都不了解,怎么可能了解一个大唐的文人呢?”
“嗯......怎么就不了解文人了,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还有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你可别提杜甫这家伙了,我特么就是读了他的诗,才对大唐完全无感的。
他的诗里面,清一色的败仗,偶尔不是败仗就是老无所依的那种感觉。”
“没错,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唉,西出长安三万里,回首望,依旧是大唐,何等强大的大唐,在老杜诗中,大唐弱的跟鸡崽子似的。”
“混蛋,混蛋的杜甫,要不是他写那样的诗,我们倭国怎么可能去挑衅大唐啊!”
“前面的小鬼子,杜甫也是你能骂?”
“你们神州的人,不是都在骂吗?”
“那跟你这蛮夷有什么关系?我那破烂学校都只有我能骂,别人骂,我都得跟他急,何况杜甫还是我神州的祖辈,岂能让你这蛮夷之辈来骂?”
.........
翌日。
在渔村歇息一晚之后,陆远清晨沿湖岸而走,寻找合适钓位。
灵感跟素材这玩意只能靠运气。
但就算没有,只要在阎都督办的诗会上,写出《滕王阁序》,想来及格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滕王阁序》,绝对是扮演王勃打分的大头,至于剩下的,那就看运气吧。
“咦,柳树挂桃花?我不会到桃柳林了吧。”
没走多远,陆远就看到岸边的一片柳树之上,挂了一些红色的剪纸桃花。
“事出有异,定有缘由。”
陆远心中一凝,随后寻找挂了红花的柳树朝里走去。
不多时,就看到一小屋,屋中一女子正在拿着剪纸往柳树上挂。
见有人来,女子看了一眼陆远,而后拿着篮子进了房中。
看到女子面容,陆远也不由有些许惊艳。
“这........难道是艳遇?没理由啊!王勃的资料我以前查过,好像没有什么情情爱爱吧。
不过这渔村中住着一个姿色上等的女子,然后王勃又出现在这,难道真有点东西?”
见到女子进屋,陆远不由呢喃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