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帮我看看这个,你帮我算算,交上去我能不能活?”
听到陆远这话,韩愈瞬间就泄气了一半,面对这种道家的无为,他是真没办法。
于是将一卷文章递给了陆远道。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
..........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
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
..........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
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
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
退之呐,这骂人的活,还真得是你们文人来。
写的不错,我得把这一篇写入道藏中去。
以后我们道教弟子要骂人的时候,这不就有出处了,以你韩愈之名声,何愁我道教不兴,快给我再写几篇,我多收一点。”
看完韩愈这一篇《论佛骨表》,陆远不由笑了起来。
怎么说呢,虽然陆远这个道士身份也是扮演的,但也扮演二十多年了。
佛道之争,多多少少也参与了一些,比如跟浩初和尚就曾有过一些道统之争。
可每次到最后都是武力解决不服。
毕竟这一篇《论佛骨表》,陆远没背过,只是知道有这么一篇文章。
现在看到之后,陆远感觉自己错过几百万,若是他前世看过这一篇文章,那浩初和尚拿什么和他论道?
“你看清楚了,我说道士也不许剃度,道观也不能建。”
韩愈指了指文章中的一句话道。
“一句而已,多大点事?祖师爷不会怪我的,到时候我写入道藏的时候,稍稍改一下就好。
我看退之你这次运道不错,交上去后收拾收拾,准备出一趟远门就行。”
陆远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
“这能信吗?你不是说这些东西,不是真的嘛。”
看着陆远那信誓旦旦的话语,韩愈有那么一点迷茫了,这次过来其实也就是找陆远要个心理安慰之类。
没想到陆远居然敢打包票。
“我算的肯定准,就算不准,那皇帝真要杀你的话,老道我去劫法场都把你救出来。”
陆远从墙上把佩剑放在桌上道。
韩愈:........
人无语的时候,真挺无语的。
(今天收到两个大礼,中午睡了一觉没看到,明天五更打底,稍稍挑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