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一家老小还填不饱肚子。
老百姓想要活命,实在艰难。
娘坐月子,也得多吃一顿。
今日这午食,对于家里来说,属实是意外之喜了。
白氏生怕昭儿和晏儿被卡着,拉着他们坐到一旁的小凳上,看着他们,叮嘱他们小口吃。
里正看向面前的几个背篓,眼神热切。
试探性地问向明朗,“明老弟,不知这些秧藤能种多少地?”
其实,原本明朗也不太确定。
但他方才归置时,大概数了数这些秧藤的数量。
再根据那串红薯的结果能力,大概估摸出种植时应留的秧苗间距。
由此推算,这些秧藤大概能种个两亩地左右。
而且据他观察,小闺女剪好的这些秧藤,每一截上面都有一些白点点。
以他这二十年的种田经验判断,这定是红薯秧藤生根所在。
是以,他保守道:“那些行商告知,这些大概够种个两亩地左右。”
闻言,里正霎时大喜。
两亩地,两亩地!
若是都能如眼前这串红薯的产量,那两亩地得收多少红薯?
思及此,里正激动地老脸通红。
“那个,明老弟呀!这些,你,你,要种完吗?”
他觉着自己属实有点儿厚脸皮了。
明说又有些难以启齿。
这可是高产粮食,换句话说就是命。
实在让人张不开嘴。
明朗和白氏对视一眼,笑着道:“里正,这东西得来也是意外,我也不能保证它的实际产量,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种种看。”
尽管他认为小闺女给的绝对是好东西,但也要视土质、水肥和管理等情况而定。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用说透也能明白其意。
里正一咬牙一跺脚,点头道:“明白,明白,我想说, 这东西能否匀出来几棵给村里?”
明家得了如此金贵东西,既然告诉他这个里正,那就没想要瞒着。
定是已经打算好了,将红薯秧苗让出来一些给村里人的。
但他哪能不晓得村人的尿性?
若是丰收了,大家定是欢喜无比。
但若是没能达到他们的预期,明家定会遭人埋怨。
是以,作为这个一村之长,必须他站出来开这个口。
就算到时遭埋怨,那也都来埋怨他好了。
明朗想了想,“我观这红薯上带的土粒,应是在半沙半土的土质中种得的。是以,要想高产,最好还是找此种土质的土地种植。
我那块斜角地有一亩多,正是这种土质,剩下的秧苗都匀出来给愿意种植的人家吧!”
闻言,里正激动地一把拉住明朗的手。
“明老弟,你跟弟妹就是咱村的大恩人!你放心,若是到时哪个没良心的胆敢非议你们,我这个里正绝对不答应!”
白氏抬头看向拉着自家夫君双手满脸热切的里正,再看看满脸窘迫无奈想要使劲儿将手抽回夫君,抿唇偷笑。
明朗想说,里正倒也不必如此激动。
稍一用力,将手从里正那双铁钳子似得大手里抽回,“但愿能将这红薯种植成功,大家都能吃饱肚子,比什么都强。”
里正连连点头,“是,是呀!”
这红薯一旦种成,能足以供全村人吃饱饭,那他杨二百年以后到了地下,也有颜面面见祖宗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