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选择实际上很简单,因为如今的潜行者所处的环境是城市,也就是说,在这里打起来,肯定是巷战。
而巷战拼的就是火力,射程在这里反倒是不重要的。任何武装人员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手里的武器是否方便自己在狭窄的城市走廊中使用,并且投射的火力是否能够压制敌人。
也就是说,最后大家伙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决定了冲锋枪。
但是用什么冲锋枪就有点难了。
二战时期的冲锋枪便宜且方便生产,是如今的潜行者的首选。但是满足这些条件的,似乎不算多,最后选来选去,潜行者们一致决定用MP40冲锋枪。
这倒不是说他们有多喜欢这把枪,而是相较于那个时候的各个参战国的冲锋枪,MP40可以说是……勉强能用,没有优点,但是也没有缺点。
把话都说完的意思就是量大管饱,在潜行者的可持续性趋势中,武器的补充速度要能赶上潜行者的复活速度,只有这样才不会缺武器用。
也正是因此,制造难度高的武器和不经久耐用的武器是需要剔除掉的。
别说造AK,血统纯正的苏联造AK枪管镀铬,还有那精密的枪机,那不仅仅是卡拉什尼科夫的独具匠心,还有在战争背景下依托苏联强大的工业力量的超大规模生产,进而导致的便宜。
至于步枪的生产线的话,塞莉西娅那边开局自带一条,虽然只能生产标准型的毛瑟,但又不是不能用。
弹药的话,虽然潜行者们可以用战术终端自己买,但是买不如自己造,这也是买办阶级的废柴之处。
他们总认为只要买就行了,只要搞好金融就行了。殊不知这是空中楼阁,没有工业,没有国防工业,你只是别人案板上的一块肉,军队也只是“一次性”的。
“都别吵都别吵!”有个穿大衣的潜行者嚷嚷着这群和大学生差不多岁数的人,“我是当兵的,一会儿都排队,把枪领了然后教你们几招。”
潜行者们毕竟不是路边的老头子老婆子,说真的,毕竟她身边就有一个反面教材。
这也不怪她,毕竟老头子老婆子就是讹钱的,总而言之必须要警告所有看到这里的人。路上看到了倒地的老头子老婆子,无论如何都不要扶。
在分发武器和组织队伍的时候,塞莉西娅来到了一个角落,这里堆着不少的弹药箱。都是十分简单粗暴的木制弹药箱,用木板制成,里面垫放着油纸用来防潮。
在领完了武器后,剩下的就是弹药。潜行者的携行具虽然也需要对应的生产线生产,但是也可以买。但潜行者的携行具也很有特色,属于是一种腰带和两个斜挎的帆布包的组合型,斜挎的带子以X型挂在身上,包在左右两侧,腰部则是有腰带用来束身,同时固定两侧的帆布包,还能在上面挂模块化的弹药包。
很古朴的风格,但这种风格真的就是很受欢迎,且十分有用。
“话说我们为什么不用kar98k?德国人造枪虽然有点宰客,但也算是物有所值。”
“你要是有钱就自己去买啦,白给的枪就不要挑剔这些那些了。”另一个给自己买了挺捷克ZB26轻机枪的潜行者手里拿着几个空的机枪弹匣,一边说着一边往弹匣里装子弹。
很快,根据所属,潜行者们分成了两个排。毕竟来到这里的潜行者不多,剩下的潜行者都在别的地方活跃。
一个是女仆排,她们主要是穿着女仆装的女仆侦探事务所的成员。另一个是常规的潜行者轻步兵排,毕竟没有重型装备,只能说是轻步兵。
好在潜行者中有几个原本是服过役的退役兵,他们对于国家如今的的状况是最希望改变的,这也是他们签下契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