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黛颔首,道,“听念安说,你们回来的都迟,我才做了些素食,实在是失礼。”
她边说边带着歉意的去看王氏,眼若秋水,叫王氏心尖都颤了颤。
似乎明白了为何说书人总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了。
被这样若有似无的瞧上一眼,魂都要飘了,哪里还管什么失礼不失礼的。
她当即爽朗一笑,上前牵起陆青黛的手,安抚似的拍了拍,“二娘子别怕,你孤身一人来到江南投奔亲戚已是不易,我们不过留你借宿,哪值得你说失礼二字?若是放心,你就在我家安心住下,等找到了亲戚再走也不迟,省得你担惊受怕。”
哎呀妈呀!这手真软!
王氏二十有四,比顾鹤乡(顾大)小了两岁,比顾京元大了五岁,平日对顾京元和顾念安两兄妹都是长嫂如母的一类。
此时又见到比自己小不少的陆青黛,生的好看又听话,母爱泛滥难以抑制。
陆青黛感激一笑,白皙如玉的手微微握紧了些王氏,“多谢嫂嫂。”
一旁的顾念安催促道,“嫂嫂,嫂嫂,吃饭了,你别老拉着姐姐。”
她都没有牵过姐姐的手。
王氏回头敲了一下她的脑袋,详怒道,“知道了知道了,你个小馋猫。”
乡野之中没那么多讲究,大家围成一桌,陆青黛坐在王氏和顾念安之间,和大家一起用饭。
在饭桌上,顾鹤乡同顾京元说起话来,“京元,你每日都要去镇上,明日你就带着陆娘子一起去,帮她寻寻家里亲戚,别让她一个姑娘家在外操劳。”
王氏附和,“是啊,若是一时半会寻不到也不要紧,你同她再一起回来。”
顾京元温声答应,“嗯,兄长和嫂子放心,有我在,定会看顾好陆…二娘子的安全。”
陆青黛闻言轻轻抬起眼,看了顾京元一眼,嘴角带着礼貌又疏离的笑,“多谢顾二郎君。”
顾京元匆匆低下眼,神色中微微带着些对自己的唾弃,不敢多看她一眼。
殊色惑人,殊色惑人……
殊不知,陆青黛已经收到了六点的生命值。
夜色匆匆,屋檐上的瓦已经看不清楚纹理了,陆青黛住着的屋子紧挨着顾念安的屋子,她换了一身轻简的衣裳,正简单收拾自己的包袱。
这个小屋子不大,但没有什么尘埃和潮湿的霉味,想来是平日也有好好打扫清理。
顾念安回来还特地端了水过来帮她擦了一遍,换了家里多的被褥。
她关了窗子正准备熄了烛火睡觉,门就被人轻轻敲响。
“是谁啊?”
“姐姐,是我。”
顾念安是个很懂礼貌的小姑娘,人长的也很可爱,只是对比于脸上的肉肉,她的身上实在是过于瘦弱,看得陆青黛也忍不住多怜惜几分。
陆青黛让她进来,看到她有些乱糟糟的头发,取来梳子一边给她梳一边问她,“念安是有什么事想跟我说吗?”
顾念安没想到陆青黛会给她梳头发,她爹娘早逝,嫂嫂虽然待她好但是平日也只是顾着她吃饱穿暖没被欺负,这样细心温柔给她梳头发的人,只有阿娘。
她感觉耳尖微微热了起来,睁大眼睛看着陆青黛,似乎有些不大好意思,“姐姐,你今日吃饱了吗?若是没吃饱,我这还有嫂嫂前些日子在镇上给我买的饴糖。”
说着,便将手里用纸包着的糖递到陆青黛面前。
顾家人之前穷,一是要顾着给顾京元念书,二是顾念安小时候身体不好常要吃药。
但顾京元考上举人之后,上了私塾教书,家里的情况就好多了,肉也能吃上几顿。
只是当下不是逢年过节的,家里自然不会买肉。
陆青黛今日晚上吃饭吃的不多,顾家人都看在眼里,顾鹤乡和王氏便叫了小妹顾念安来这送几块糖,想着明日早上弄个鸡蛋,去隔壁借块肉,改善改善伙食。
没想到小姑娘会问这个问题,陆青黛轻轻的笑了一下,粉面花容,她摸了摸顾念安的头发,“吃饱了,姐姐平时吃的就少,跟伙食没关系。”
顾念安想到今天的菜都是姐姐自己弄的,吃起来爽口又下饭,加上吃饭前陆青黛就特地将碗里的饭赶了一小半到她的碗里,勉强信了。
但还是将饴糖塞到陆青黛的手里,小手轻轻绞着,“那…还是姐姐拿着,就…就当谢谢姐姐给我梳头。”
声音越来越小,陆青黛看到小姑娘的耳尖红红的,梳头发的时候小心避开。
“念安真是个乖孩子。”
顾念安又跟她讲了些话,话匣子一样的把自己觉得好玩的事情都分享给她。
“ 我最熟悉后山了,我还知道后山一个隐秘地方有个山洞,是二哥告诉我的,我在那还藏了几个野鸡蛋呢!”
“后山还有一处野花生的最好,若是青黛姐姐你喜欢,我下次带你去啊!”
说到这小念安圆圆的眼睛又敛了下来,似乎有些舍不得,“不对,姐姐你要先去找你的家人,那是不是就不会回来看我了……”
虽说之前来顾家借宿的人不少,但是像陆青黛一样好看又温柔的女子几乎没有。
加上念安正是小孩心性,遇见一个喜欢的姐姐自然就想着日后多来往。
所以最后一句挽留的话没有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
“不会的…”
当然不会,本来就没有什么亲戚。
她就是要留在顾家,她要顾京元好感度所兑换的生命值,她要让沈静一辈子都不能祸害顾京元。
“真的吗?”
陆青黛点头,给她把头发梳顺,又目送她回了屋子,这才回到小床上和衣睡下。
清晨,万籁寂静,枝头上吹来屡屡凉风,晨露初凝,陆青黛已经醒了。
其实乡镇上的人起的都早,当她整理好衣着出来的时候,王氏已经在烧火准备做饭了。
顾鹤乡去隔壁人家那借了一小块肉来,顾京元拿着书稿正从屋里出来。
同陆青黛正好对上眼神。
他心里暗道殊色惑人,急急的撇开眼去。
但陆青黛已经很有礼貌的朝他问了声好,一声顾二郎君喊的他心惊肉跳,很没出息的贡献了0.5生命值(5好感值)去。
他喊来顾念安带着陆青黛净面洗手,自己则是先去把后院放着的水缸填满了。
旁人不清楚他们家里的情况,他不是那种心安理得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只要有时间,家里的杂活累活他都会抢着干。
根本就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他有肌肉和气力,只是不会武功,上不了战场罢了。
陆青黛进了厨房,先跟王氏问了个好,然后就要帮着她做饭。
昨天小念安讲了,王氏样样都行,除了做饭,家里平常都是两个哥哥做饭,嫂嫂只负责打个下手。
“哪用的着你来做饭?你在一边等着吃就行。”王氏没好意思让来借宿的客人做饭,更何况还是个这么好看的小娘子,将外头的顾京元喊了进来。
陆青黛挪了地方,去给顾念安扎小辫。
王氏去后院洗衣裳去了,前院除了陆青黛和顾念安,就只有厨房里头的顾京元了。
他把馒头蒸上,切了一点酸菜,看见王氏留下的两个鸡蛋,思索一番,走出来,离陆青黛五步左右的距离停下,问,“陆二娘子是要吃煮鸡蛋还是蛋花汤?”
见他一副纠结的样子,陆青黛嘴角微微勾起一点弧度,轻声道,“蛋花汤吧,大家能够一起分着吃点。”
“哦好。”他快速的闪回厨房。
早上吃的无非就是汤汤水水,外加一个糙面馒头,陆青黛想着,如果真要在顾家住下的话,一定得赶紧把他们的生活条件提上去。
不过,她相信,以顾京元的本事和能耐,顾家是迟早能过上好日子的。
顾京元现在是举人,家里头是可以不服徭役免交田税的,种地得来的粮食不用充公。
村里人不养读书人,不清楚里头的文章,觉得继续考进士也无大用,相反就地当个官还能多占些便宜。
顾家人个个都严实,懂得财不外露的道理,加上胜溪村就顾家一个读书人家,根本就没有把自家田地免税的事情大肆宣扬出去。
顾京元中举前怎么过,中举后依旧怎么过,所以村里人不知道现在的顾家已经跟之前的顾家有了本质的区别了。
而考上举人每月都有些许俸禄,虽然不多,但是对于顾家而言,已是天大的造化了。
吃过饭,陆青黛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包袱,取出一两碎银放在小床边上,带了帷帽,连眼睛都没露出来,就要跟着顾京元一起去镇上。
顾念安看着她背着包袱,嘴巴微微动了动,最终什么都没说。
顾京元和陆青黛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两个人不紧不慢的走着,路上没什么人,顾京元侧头回望她,“不知陆二娘子的亲戚姓甚名谁?作何营生?我兴许能知道一二,也能免了陆二娘子苦苦寻找。”
“是我母亲家里的一个族叔,姓袁。”陆青黛张口就来。
“做的是小本买卖,开书局的,具体叫什么我一时有些忘了。”掩藏在帷帽底下的眉轻轻蹙起,顾京元逆着晨光,微微看到了她侧影的轮廓。
“只记得他的小名叫大头。”
不疑有他,顾京元记下来,放慢了些步子,又道,“若是一时寻不到,陆二娘子酉时左右便来镇上的私塾等我,我带你回顾家。若是寻到了,也烦请娘子捎个口信,让我们知晓你平安。”
陆青黛没有推诿,直接应下,“多谢顾二郎君。”
其实顾京元大可不必说这番话,镇上不是没有客栈,他们家没必要硬留下她。
只是想到她一女子孤身在外,容貌又惊艳出尘,容易被不轨之人盯上,顾京元还是将这番话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