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出乎苏景的意料,《单车》这首歌的确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但让苏景没有想到的是,网友们的言论比较理智,只有个别营销号用了好长一篇文字来批判苏景,然后在文章底下挂上一则广告。
当然,这只是小部分的声音,苏景看到直接就略过了,什么玩意,我又不是抖那啥,明知道是骂我的,我干嘛还去看,让他们自嗨得了呗。
苏景真正感兴趣的,是网友们对《单车》这首歌的讨论。
“尽管这是一首控诉父亲的歌,但我不得不说,歌里描述的这种父爱特别真实,甚至乎我想把它分享给我父亲,虽然不知道他知道真相后会不会打断我的狗腿。”
“听完《单车》,我的心情很复杂。我的父亲是典型的华夏式父亲,从一个儿子的角度来说,我对他是有怨言的。但为人父以后,我也用了同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不知道他将来会不会同样也对我有怨言。李铭老师说得没错,不管《单车》这首歌的立意是什么,我们更应该去反思歌词里表达的这种父子关系。”
“明明都知道苏景唱这首歌的本意,为什么我每次听都会感动呢?尤其是最后一句‘任世间怨我坏,可知我只得你承受我的狂或野’,每每听到这一句,总感觉到苏景是在赞颂父爱的伟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想法,歌曲传达给听者什么感受要看听者选择接受什么样的信息,不管听者理解成什么样,只要能达到共鸣,就是对歌曲意义最好的诠释。”
……
在热搜榜的讨论区里,网友们不仅仅是发表了内心的感慨,还有更多的人把自己与父亲的观念冲突写出来,或者是回忆与父亲有关的场景……
字里行间情深意切,苏景看着直抽鼻子,冷的……
歌曲想要跟听众传达什么信息,不是歌手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听众有选择地接受什么样的感受,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想法,只要你愿意,哪怕唢呐吹的曲子再动听再深情,你都想早点上床躺好……
但不管听众理解成什么样,只要能达到共鸣,就是对歌曲意义最好的诠释。
“苏先生,给你看篇文章。”苏景还沉浸在刷热门的乐趣中,宁希竹突然把手机递到他面前。
“什么文章啊。”苏景把自己的手机放下,接过宁希竹的手机,看了一眼,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荐读文章,标题是《“我妈妈才8岁,原谅她的不够好...”这封信看哭无数人…》。
苏景皱了下眉头,他实在对这些标题无感,要不是这是人民日报的推送,他连阅读的**都没有。
苏景仔细看着,文章的大意是一个年轻的作家母亲在教导上小学的儿子时,跟儿子发生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最后这位母亲发现问题的根源其实出在自己的身上,她跟儿子道了歉并说了心里话后,教育方式也从不耐烦变得充满耐心、命令式变成了平等交流,从而成为一个在儿子眼里是合格的妈妈。而她的儿子,成绩也有所好转,一些坏毛病也改善了许多。
而其中,最让苏景动容的,是文章中儿子写的那一篇作文。
“这是我的妈妈,她今年8岁了。
我之所以说她8岁了,是因为,生下我之前,她只是一个女孩子,生下我之后,她才是一个妈妈。我今年8岁了,所以,我妈妈也8岁了。
我8岁的妈妈,有时也不够好,做事有点追求完美,偶尔还爱发脾气,难过时会哭鼻子,生爸爸和我的气时,竟然惩罚自己不吃饭。
但是,我很爱她。因为,8岁的妈妈和8岁的我一样,都不够好,但都很努力。”
苏景反复看了几遍这篇两百字不到的作文,这一刻,他想到了老苏,想到了自己。
谁都是第一次生而为人,他是第一次当孩子,老苏是第一次当父亲,谁都是在学习中进步。如果当时老苏能放下身段去学习怎样当一个好父亲,他能多理解老苏,结果会不会好一点呢?
苏景不得而知,事后假设性的问题毫无意义。
他和老苏之间的矛盾是日积月累的,但并不是不可调解的。
看着苏景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宁希竹缓声道:“苏先生,也许在你心里,叔叔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至少他做到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我是真的希望你能跟叔叔握手言和,给叔叔一个机会,也给你一个机会。”
看到苏景没有说话,宁希竹叹了口气,看着窗外,回忆道:“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爸妈为了我们姐弟四人的学费生活费早出晚归,有时候一天下来,我们只能在早上见上一眼父母,我们姐弟有时候也会埋怨父亲母亲不关心我们。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因为我没有东西写。为了不被老师骂,我在作文书上抄了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