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好看,就可以写到书上去吗?这让他回回去钓鱼卖,次次去钓青蛙卖。经过这堤溪时,都要想起,在沈从文的文章里,对沱江河边,树林子里,这个狗肉汤锅那出神入化的描写。
有几回人走近了,认真看到这片柳树林。甚至会仿佛感觉到,自己真的是在哪年哪月哪一天,曾经在这里,围着在一个三脚架边,上面摆了大铁锅子。几个朋友,一起蹲在那个地方,吃那香喷喷的狗肉汤锅。
当时陈本虚当然没有钱买书。书为什么那样多。有一多半,是从凤凰城里,拿到乡下去的。有的就是到五姨家,舅舅家看到了,悄悄地顺手牵了羊。
五姨和舅舅,对于陈本虚顺他们书,仿佛从来都是网开一面,装作没有看见。到后来陈本虚才晓得,有人顺你的书,尤其是后辈,要顺你的书,那是一件多么开心事。
现在的陈本虚,书柜放在那里,有那么多的书。陈本虚多么想,有人来顺他的书。可是屋里的儿子,并不顺他的书,孙崽孙女,那就更加不顺他的的书了,这让陈本虚很有失一点失落感。
那个时候,出版社出了一本《辞海》,一看竟然要二十二块钱。在新华书店,看了一次又一次。也去了一天又一天。那个漂亮的女营业员,脸上都弄得不漂亮了。
极不耐烦开口:
“喜欢啊。”
“真的。”
“贵。”
“是的。”
当时陈本虚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二十六块。回家跟妈妈说了:
“这个月我的生活费,就不出来了。”
“为什么?有事了吗?”
“想买本书。”
“想买,就买吧。我晓得,你喜欢书。要多少钱?”
“二十二块。”
爸爸听到他们的对话,脸好快就黑了。只是忍住了。没有出言反对。
“要这么多钱,是有几本?”
“只是一本。”
“我的天,一本书,就快要一个月的钱了。不过你喜欢,那就买吧。”
“谢谢妈妈。”
虽然这本书,应该是陈本虚一生中,第一次最大的投资。也好感谢这本《辞海》,里面的好多字。好多词,在后来的工作中,都能够用得上。许多新鲜词句,全是从那里,一天天找出来的。
“你喜欢书,我知道。小时候,你就常常到大姨他们家里,去偷人家的书。”
陈本虚听了,大吃一惊:
“这你是怎么晓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