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回走路上,陈本虚两个人就吵开了。陈本虚说这个人,不可能写出什么小说来,更不说是什么长篇小说。”
那个朋友则说,人家硬是说,自己写了:
“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可能是为了保密,不愿意跟我们陌生人说吧。说不定,又是看不起我们,才不肯放着呢。”
很多年以后,这个牛皮客万知青,不巧又成了陈本虚好朋友。于是这长篇小说这四个字,给陈本虚的印象,那就太深了。
可陈本虚还是有两下子,早就把这个人给看准了。当年,万知青真的就是在吹牛皮。后来这个人,一直就生活在自己的牛皮当中。只是他真能够吹响的,也是有。
在辰溪的那些年月,万知青凭自己的智慧,居然造出了农用车。这一下子轰动了地方。陈本虚还坐着他造的车子,开到了沅陵县,两个人吃了一条十多斤重的沅水大鲤鱼。
是正在陈本虚就要报考北大时。在写作有了点影响。有关部门就推荐了他,为这牛皮客写文章了。认真采访了这牛皮客的奋斗精神,妙笔生花,文章一发表到了杂志上。万知青的农用车,就戴着大红花,开进了长沙城。
万知青也戴着大红花,到处开会,演讲去了。好多朋友们看了文章,个个都说写得好。让陈本虚脑筋的是,就是万知青他一个人,对文章表现得极不满意。
陈本虚也早就写过了一些类似的文章。还从来就没有发现,主人公有不满意的。左想了右也想了这才发现,万知青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了。在陈本虚复习的百忙中,赶快就找了个时间对他说:
“万牛皮,我看,为了让你满意,我只有把那个文章修改一下。”
“你想改哪里好呢。”
“就把那个细节,你在长沙城落了难。最后用一角钱里的五分钱,买了一张纸。再用另外那五分钱,买来了粉笔。”
“那是我最早跟你说的。”
“是的啊。”
“虽然是最真实的。不过你不能写上去。”
“最后到你到人家老太婆的煤灶里头,勾了些煤灰。包成了耗子药,到玻子街上。也是真的吧。”
“对。”
“那我把卖药的这个细节,全删了它。”
他听了果然很开心,连声说道:
“你他妈的,今天喝了什么,到底还是开了窍。自己的文章,哪里写得不好,删了哪里,就好了吧。”
“我想,还得再帮你加上个细节。”
“要加什么?”
他感觉有了兴趣,赶快问。
“加上当年你的爷爷,带起你那一屋人,为了制造汽车,去了大上海。”
“这个好。我们家里就是遗传的,一代一代,都有机械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