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说,就能发表了。这要比那《湖南戏剧》,看的人,还要多吧。”
“那多多了。《湖南戏剧》,只是在湖南省发行。人家《萌芽》,是国家级的大刊物。可以说,是面对世界的。”
“发表了,又还在一时间里,就入选了。”
“第五期发表,同年七期,就入选好。”
不但是《小说选刊》选用了。《中国新时期小说鉴赏丛书》,《中国当代土家族小说选》也选用了。还获得了:第三届全国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当然这都是后话。
“我相信你,不会认识,上海《萌芽》杂志的那个编辑吧?更加不认识《小说选刊》的那个编辑吧。”
“都不认识。这还是在《萌芽》,留用了快一年的时候,就是在发表之后,杂志出来的那一天,这个编辑叫魏威的老师,还来到了我们市里。我才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见了面。”
“就是吧。一篇小说,自己坐在家里写。写好了。就寄出去,要是编辑肯留用,或者是再通过一个主任,最多,或者是一个主编,那不就发表出来了。
“那就差不多让全中国,或者是全世界,都晓得你这个小说了。我想,要是沈从文也写剧本,一辈子,怕也留不下,这么多的剧本。
“这剧本呢,还会出点什么事情。我再跟说一句,我只能够在一边,跟你说老实话吧,一个文学作品,一个戏剧剧本,要是都没有讽刺,也没有一个,什么叫做是影射的,那还是个什么东东。
“那你还有没有必要,去写吗?要是你下一次,又来这么一个剧本的结果。要是主管的人,又是我在这个位置上?那我们两个人,应该怎么办才好?
“再说,就是我们市里的歌舞团,已经撤了。那京剧团,看样子也活不了多久,你还再往下写剧本,那就只是,为了要发表它吗?
“那你陈本虚写剧本的目的,不就是本末倒置了?”
“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你都在看啊。”
说到这里,他的脸色,已经有点沉重。陈本虚只好岔开了他的话题。
“是的,人家写得那些文章,有几多好啊。我也想不通,这么多年来,这些好东西,为什么,就不让我们去看看。
“人家的那些好小说,好散文,你想想,我一个学中文的本科生,要到了几十年以后,才出来补他的这一课。
“我看着看着,那是越看越好看。比如他说,写小说,就像是翻跟斗。你天天翻,经常翻,不就会翻了吗?比如说,我这个师大中文的毕业生,本来就应该,是会翻跟斗的。
“可是你天天,都不让我翻,我自己,天天也不主动去翻,更加是没有什么目标,刺激我去翻。到头来,我哪里还会翻了呢。
“你陈本虚,天天都在翻,不就会翻了?所以看到你能够有时间,这样子写作,真的是很让我羡慕啊。”
“张部长,你问题,还是看得很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