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一九二二年:
“‘年轻人,出门去见见大世面。是好事。要是在外面,不好待了。就回来,这里还是有你的位置。’
“我于是就拿了湘西统领陈渠珍,写给自己的一个手谕。向军需处领了二十七块钱。记住了他对我的期望。连同他给我的莫大勇气。
“离开了我的那个学校,从湖南,到了汉口。又从汉口,到了郑州。再从郑州转去徐州,徐州转来天津。一十九天之后,出了北方城前门的火车站……。”
刘祖春,一九三四年:
“几天以后,沈云麓大哥他找到了我,眼睛直盯着我大声地嚷嚷:
“老弟啊,真的是想不到,沈岳荃这家伙,他出的主意,真的是妙极了。昨天晚上,邀了军中的几个熟人,打了一场扑克,摆赌的抽去了头钱。
“就还剩下了的手上的这四十块。哪,都交把你,送你做去北方城,见我哥哥的路费。这下子,我就放心了啊……”
沈从文:
“第二天的上午,我提了一口小红色木箱子。站在沅陵河街下面,一个小小的水码头上,由云麓大哥帮着我,挑了一只下行漂亮的麻阳船……”
刘祖春:
“沈云麓大哥带我到了水边,还帮我找到了一条下行的麻阳船。到了一九三四年四月间,一个有点闷热的日子,我在汉口城大码头街口,买了一个大饼。一边吃着,一边十分高兴,跳上了北去的火车”。
沈从文:
“我相信了他的建议,把自己那点滴的简单行李,同一个瘦小的身体,搁到那排车上去。很可笑的是,让这运货小排车,把我拖进了北方城中,西河沿一家小客店。不多时,我在旅客簿上写下——沈从文,年二十岁,湖南沱江城人。”
刘祖春:
“我在黑漆的小门前,站了有好一会,直到心里完全平静了。才敲了门上的那个小小铁环……
“一面提高声音叫:‘沈先生,你的家乡,来客人了。’”
作为一个沱江城的山水,养育大的沱江城人,刘祖春和大多数的沱江城人,优秀青年那样:
他们都有机会,享受到故乡这种特有的雄浑,而秀美的大自然的陶冶。养育了声光色气的敏感。
而当地楚风浓烈的寺庙以及民间艺术,则养成了他们对文彩变幻的魅力的熟悉。
那交际于人神间的巫教活动,增添了他们幻想能力和浪漫情绪。
这一切造就了当地人心情中,强烈的爱美倾向,和颇不一般的审美能力。
正因为如此,刘祖春在北方城的短短三年当中,一方面忙于学习。从穷乡僻壤的家乡,来到繁华的都市,而且要攀入中国的最高学府就读。
另一方面,由于他毕竟与他的前辈,沈从文先生多读了一些书。起码来说,也会打了标点。还加上还在家乡时,沈从文先生就多次,给他寄了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
为了寻找生活的出路,而着手于文学的创作。不料居然就连篇累牍地,就有一系列文章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