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明抄家王 > 第55章 沈战厉兵秣马

第55章 沈战厉兵秣马

紫禁城,皇极门。

腊月初五的大朝会进入了尾声。

正当王承恩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一封边关急报送到了朝堂之上。

“报~~,宁远城急报,六万建奴大军叩关。

辽东总兵吴三桂特送来六百里加急!”

建奴派重兵叩关,朝野为之震动。

“速拿来朕看!”崇祯没有让人当众宣读边关急报,而是自己先看了一遍。

吴三桂在军报里将事情说得非常严重。

吴三桂言:

“建奴大军日夜炮轰宁远城墙。

箭楼、城垛多有损坏,守城将士士气低落。

望陛下早日补齐辽东军饷银,以振三军士气!”

吴三桂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皇帝不差饿兵!

吴三桂手里有四万精兵。

建奴想用六万人攻下宁远城有点想当然了。

但这里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明军这边三军用命。

怎么才能三军用命呢,很简单,把该发的饷给士兵发了。

银子比什么都现实,其它的都是扯淡。

“都看看吧!”见没有天塌下来的大事,崇祯这才将战报交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将战报递给了史可法。

史可法当众宣读了一遍,于是大臣们都知晓了战报的内容。

内鬼魏藻德第一个出列说道:

“陛下,辽东大战起,军心士气至关重要。

臣建议立刻补足辽东军饷,以免生出祸患!”

魏藻德可不是真心为崇祯考虑。

他的本质目的是消耗崇祯手中的银子。

一旦崇祯的银子花光了,他就休想再调动一兵一卒。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之间竟有多达13名大臣出列支持魏藻德的建议。

就连史可法和李邦华都没有表示反对。

崇祯知道不能继续装死下去,于是只好不情不愿地开口。

“宁远战场情势危急。

吴三桂上奏补发饷银的要求合情合理。

传朕旨意,从内帑拨付48万两白银给辽东军。

此事由兵部具体操作,饷银务必于今日天黑前起运。”

“微臣遵旨!”史可法出列回道。

至此,满朝文武都弄清了一件事情。

满清大军将宁远城的四万精兵死死拴在了关外。

同时,山海关的一万精兵也不敢擅动。

值此大明京师生死存亡之际,关外的五万精兵怕是指望不上了。

一时间,阴霾笼罩在众人的心头。

朝堂上每天都在研究这研究那的时候,沈战却一心扑在了练兵上。

每天上午,沈战麾下的士兵们全都要坚持练枪一个时辰。

经过连续十天的高强度训练,沈战麾下的士兵几乎全都达到了五十步打人形靶十中八的水平。

要是将这个距离放大到一百步,士兵们的平均命中率依然能保持在十中五的水平。

这个命中率拿到真实战场上去,收割人命不要太简单的说。

有意思的是,每天下午沈战的部队都增加了野外训练科目。

经过反复训练,四个野战营均能做到快速出城、快速列阵。

再就是井然有序的快速回城,连垫后、掩护等科目都一并演练了。

沈战本人则每日带着自己的亲卫营在永定门外左冲右突。

永定门、左安门和右安门上的守军经常看得热血沸腾。

如果大明的骑兵都能像沈战的亲军这般威武雄壮,何愁流贼不退啊。

可惜啊,真正的精锐只有沈战麾下这110人。

城上守军所不知道的是这110人里面有十个二品武者、100个三品武者。

真要是到了战场上这110人可以正面碾压一支2000人的精锐骑兵。

要是让他们去杀步兵的话,呵呵, 不杀得人头滚滚才怪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这个王朝叫大兴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