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将国丈爷放了吧!”沈战说完便回家睡觉去了。
一晚上敛财4万两黄金和380万两白银,这觉不香才怪呢。
“喏!”陈迪和耿石磊笑呵呵地放人去了。
周奎回到府邸之后也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了。
他一头扎进自己藏银子的地窖,然后彻底傻眼了。
没了,全没了!
周奎十六年的积蓄被人洗劫一空。
“沈战,你不得好死!”周奎狂怒道。
沈战等人做事的时候都蒙着面。
周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此事跟沈战有关。
但周奎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事就是沈战派人干的。
沈战大力打击走私,京城无人敢违背其意志。
现在周奎趁着沈战不在走了一票大的。
回头周奎的家就让人给抄了。
要说这事跟沈战没关系,说出去连狗都不信。
欲哭无泪的周奎很想去周皇后面前哭诉。
然而他又不知道如何解释自己的巨额资产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强取豪夺、欺压百姓、挖大明的墙角呗!
这要是让崇祯得知真相,估计能直接嘎了周奎的腰子。
“气煞我也!”憋了一肚子火的周奎立马生了一场大病。
沈战:国丈爷保重身体,赚钱不能耽搁!
周奎:我赚个JB,赚得差不多你又该来收割我了!
收割完王之心和周奎之后,沈战的心气算是彻底顺过来了。
距离建奴入关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三月初二,沈战开始点将。
无论朝廷在南方战场如何出昏招。
完全听命于沈战的锦衣卫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
大明内部所有的矛盾都属于阶级矛盾。
而大明和满清之间的矛盾却是民族矛盾。
民族矛盾排在阶级矛盾之上。
沈战绝对不会犯后世秃头所犯过的错误。
玛德外敌入侵你不打,一心想着内斗。
这样的领袖活该他失败,眼界格局全是零分。
北镇抚司,锦衣卫各营的营长都到齐了。
沈战:“李友何在?”
“末将在!”李友出列答道。
沈战:“本都督命你率步兵六营守古北口。
建奴出现的第一时间你便要点燃烽火。
你至少要守住古北口七天给后方的百姓争取撤退时间。
如若做不到,提头来见!”
“末将领命!”
古北口是沈战计划中放清军入关的地方。
但也不是清军一来就立刻放他们进来。
古北口背后是密云,怀柔,顺义,通州。
这些州县的百姓撤入京城避难是需要时间的。
有人会问既然明知道清军会来为什么不早点把这些地方的百姓撤走呢?
答案是朝廷负担不起。
以二十万人为例,一下子全部涌入北京城。
那么朝廷将面临多大的负担,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清军不来叩关,京城以外的百姓是不可以乱动的。
点将继续。
沈战:“高文采何在?”
“末将在!”高文采出列答道。
沈战:“本都督命你率步兵二营镇守通州城。
通州守军全部归你节制。
本都督要求你既不丢掉通州。
又要给建奴一种随时可以攻下通州的错觉。
这其中的度你可能把握好?”
“请大都督放心,末将必将那建奴大军死死地吸引在通州城下!”高文采掷地有声地说道。
高文采有勇有谋,吊着建奴大军这种活由他来干最合适。
高文采守通州。
谷可成守冷口关。
辛思忠守喜峰口。
李友守古北口。
沈战一口气派出去四个步兵营把控战场节奏。
他的手里还剩下七个营。
分别是陈迪的亲卫营。
杜寒的步兵一营。
田虎的步兵三营。
王忠的重炮营。
谢军友的骑兵一营。
张鼐的骑兵二营。
张伟的情报营。
当大战起来之后,沈战将亲率这七个营打一场大歼灭战。
多尔衮要依靠通州战场围点打援。
沈战要围绕通州战场消耗满清的有生力量。
最后到底谁能算计到谁呢?
大戏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