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即使升任什长也能有自己的20亩地。
这个诱惑太大了,由不得将士们到了战场上不用命。
其次,沈战保障了所有大小地主的利益。
亩产千斤,成本百斤。
也就是说这一季忙活下来能净赚900斤粮食。
沈战立下了死规矩,所有人都必须给朝廷上税100斤的粮食。
有了这些税粮大明朝廷才能正常运转。
这点大局观沈战还是有的。
军官们不敢坏了沈战的规矩,否则所有的土地都会被没收。
“艹,就算交了100斤的税粮不还剩下800斤的收成呢嘛,老子依然大赚。”
这就是一众营长们最真实的想法。
公主府托管土地的政策就更加贴心了。
有家有口的军官可以让家人们去种地。
一亩地净收益800斤粮食,这绝对是大赚。
但是有很多军官还是光棍一个,他哪有那个精力去打理耕地呀。
所以,公主府才贴心地接下了这个活儿。
一亩地一季能赚800斤粮食。
我公主府扣下300斤粮食,然后帮军官们打理一切。
军官们只要躺在家里等着收那每亩500斤的粮食就可以了。
而这个土地的拥有者永远是军官本人。
你就说这个政策爽不爽吧?
以营长为例,1000亩地自己家人种。
一年可收获80万斤粮食。
如果托管给公主府,那么军官可得到50万斤粮食。
无论80万斤还是50万斤粮食,对于普通人家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吃,那是绝对吃不了的。
用不上几年龙腾军的军官们便全都成了粮满仓的地主阶级。
最妙的是这些人不但养活了自己和家人。
而且还没吸朝廷的血。
人家他喵的个个都是纳税大户好吧。
沈战利用手里的种子和土地彻底盘活了大明北方的局面。
同时也稳固了对龙腾军的统治。
此举措可谓是一石二鸟,长治久安。
其实这个举措本身还有第三个收获。
十五万亩土地分给了龙腾军的各级军官。
公主府自己还剩下四十五万亩土地。
这些地谁来种呢?
答案是佃户,是广大农民。
沈战私下里已经跟妻子朱媺娖商量过了。
按照一名佃户打理十亩地来计算。
公主府会雇佣五万名佃户打理自家以及军官们的土地。
之前沈战提到的每亩地三百斤粮食的管理费。
其实就是留给这些佃户的。
一个佃户打理十亩地,每年可以获得三千斤粮食的报酬。
这些粮食养活五口之家外还有盈余。
这样的佃户估计大明的百姓会疯了似的去抢着当。
一个拥有五万忠实奴仆的公主府。
每当想到此的时候,长平公主朱媺娖便会笑得如花儿一般灿烂。
五月十七。
龙腾军官方发布了两条公告。
【龙腾军征兵两万六千人!】
【凡龙腾军军官一律分发土地!】
紧接着,公主府又发布了一条公告。
【公主府招募五万名佃户!】
【每名佃户负责耕种十亩土地,每年报酬三千斤粮食!】
京城内外有太多太多吃不上饭又无事可干的人了。
当龙腾军和公主府的公告发出来之后。
无数人心中的希望之火被点燃了。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全都奔向了龙腾军的征兵点。
一旦被龙腾军选上他们的人生立马原地起飞。
没那个本事当兵的男人和健妇们成群结队地奔向公主府的招工点。
这要是有幸成了公主府的下人,估计这辈子吃喝就不用愁了。
崇祯皇帝观望了一天之后实在是忍不住了。
他让王承恩将沈战给请进了皇宫。
沈战来了,崇祯当着他的面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那个问题。
“大都督,你说的那个亩产千斤的种子还有吗?
要是有朕也想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