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州,一行人进住月山客栈。卫照临让诸葛明先去约见拓跋烈,订好地点和时间,再一起相聚。
这两年,接收难民和向朝廷捐赠粮草事宜都是诸葛明在办理,他和齐州孙郡守和拓跋都尉都是老熟人了,所以卫照临特意带上了他。卫照临也知道拓跋烈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就再也没有向他隐瞒的必要了。而斛律光曾在幽州入伍,对幽州较为熟悉,所以卫照临也让他一起跟随。
第二日晚上,卫照临六人来到齐泰酒楼,拓跋烈在门口等着他们了,没想到拓跋夫人和儿子拓跋山也在。拓跋夫人拉着卫照临的手,就进入包间。
大家相互认识后,拓跋烈豪爽道:“王小姐来得正巧,夫人和犬子不日就回京了,你们就来了。也有好几年没见了。”
卫照临怅然道:“是啊,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小山哥都成小伙子了。在落雪寺相识、在平安桥头相遇,至今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拓跋夫人也是叹道:“由于边关吃紧,夫君虽不在前线,也是几年不得回京。去岁,皇上体恤臣子,才让我们家眷前来过年团聚,过两天就该回去了。不知明日王小姐可否有时间,我们一起到历水陂(今济南大明湖)一游?”
卫照临一听,斛律光没游玩过齐州,也知道贞道帝是把拓跋家人当成质子了,这也是古代帝王一贯的做法,无可厚非。于是爽快道:“行,明日我们都去,陪嫂子游玩历水陂。嫂子劳燕分飞,两地相居,真是难为你们及家人了。”
拓跋夫人笑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知王小姐爷爷身体可好?”
爷爷?卫照临明白她的意思了,肯定拓跋夫妇知道了她的真实身份,于是笑道:“前年回去了一趟,后又突发事情,只在家中住了两日,就离开了。爷爷身体还好,只是我们做孙辈的不能尽孝,心中甚痛。”
拓跋夫人关心道:“大嫂常驻京城,还有些门路,若有事情,招呼一声,也许府上还能照顾一二。”
卫照临笑回道:“多谢大嫂,爷爷有人照顾,请大嫂放心,若大嫂府上有急事,可到京城月山客栈相询,那儿有我认识的人。”
拓跋烈正色道:“多谢王小姐。若齐州有事,我会提前告知王小姐。说句实在话,若不是征东将军收复营州,解困安州,还不知这战打到什么时候。征东将军不仅如此,还资助朝廷粮草,接纳各地难民,真是大义。不过我听说,皇帝可能要召见征东将军进京。”
众人一听,心中大惊,小姐绝对不能进京面圣的。卫照临若无其事问道:“此话怎讲?”其实她早就心知这一天迟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