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林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手中拿着电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回想起招生时见到李晓峰的情景,那时候的李晓峰在众多高校老师面前都能神态自若、侃侃而谈。面对各种刁钻的问题,他都能应对自如,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而且面对水木、京都等大学抛出的橄榄枝,都能不改初心,毅然选择人民大学。这让孙德林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觉得他是一个有坚定目标和信念的学生。
孙德林已猜到李晓峰的意图,这样的人还是很值得栽培的。刚才李晓峰给自己打的电话,措辞也十分得当,还私下称呼自己老师,老师可不是随便认的。这说明李晓峰不仅聪明,而且懂得人情世故,知道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孙德林放下电话,开始思考如何安排李晓峰的工作。他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进一步考察李晓峰的能力和潜力,看看他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优秀。
李晓峰挂了电话后,心情格外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必须要好好把握。他加快了脚步,朝着人民大学走去。
来到学校门口,看着庄严的校门和宏伟的建筑,李晓峰收起了心中嬉笑,表情也跟着严肃了起来。他深吸一口气,走进了校园。门口站岗的警卫并没有阻拦他,人民大学是全华国人民的大学,任何华国人都可以参观都可以进入,是华国唯一一家拒绝外国国籍学生进入的大学。
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时不时·的有学生跟李晓峰擦肩而过,他们穿着简单,大都是一些休闲装扮,并不是李晓峰印象中的西装领带行政夹克。
李晓峰一路上问了好几个学长学姐,才找到学校的学生事务部所在的2号楼,团委在2号楼的7楼,一整层都属于学校团委的办公区域,孙德林的办公室在最里面襄阳的位置,李晓峰来到七楼的时候,只有几个学生在大厅忙碌,李晓峰猜测应该是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他们看到李晓峰进来,以为也是帮忙的,一个个子跟李晓峰差不多,浑身肌肉的男子将手中的簸箕递给了李晓峰“同学帮忙拿一下,我把垃圾扫进去”。
李晓峰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加入了扫除大队。等把大厅全部清扫干净了,才有同学问起了李晓峰的名字,“同学,你是那个院系的,什么时候进的咱们团委?”
“学长、学姐你们好,我是经济学院的李晓峰,是今年的新生?”
“什么,你是新生?新生怎么来我们团委了”
“是孙老师叫我来的”,李晓峰痛快得解答了几人的疑惑,这正是扯虎皮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