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管家所讲固然有理,可是仅凭那些寻常商贾,又怎能撼动世家豪门这棵参天大树呢?
眼下,他还没有完全掌控魏郡,若此时就与世家对立,绝非明智之举。
吴管家只是站在商人的立场,但他却不能不考虑大局。
建立商会,虽是有利,可一不小心便会触动那些世家的利益。此事,必须慎重!
张尘沉思良久,道:“吴伯,商会一事,兹事体大,非仓促间可定。此事我记下了,容我三思之后,再行商议。”
吴管家点头道:“如此,老奴先行告退。”
“且慢。”张尘叫住了吴管家,随即问道:“吴伯,你方才说一些世家垄断货源,左右市价,不知究竟是哪一家?”
吴管家听得张尘此问,不禁面色微变,面带忧色地道:“少爷,世家势力庞大,您莫非是想……眼下不宜轻动啊。”
“你无须担心,我自然知道目下还动他们不得。只是,我总得知道,究竟是哪些人,在冀州的地盘上搅弄风云。”
张尘眼神坚定。沮授的“三步方略”中,第二步就是“弱”,对那些豪门贵族,笼络可用的,分化孤立敌对的,最终将其弱化瓦解。
从这一刻起,他就要开始区分,这冀州地面上,究竟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
看着张尘坚定的目光,吴管家只得如实回道:“少爷,老奴所见到的,便有两家。一是郭氏,二是辛氏。”
郭氏?辛氏?
张尘暗自沉思。
他对冀州的名门世家知之不详,只知“清河崔氏”与“中山甄氏”这两家,都是显赫一方的名门望族。
辛氏,莫非是辛毗和辛评那两兄弟?
那这郭氏……
张尘沉吟片刻,猛地一睁眼,问道:“吴伯,你说的郭氏,并非冀州当地人,而是颍川人士吧?”
“少爷怎知?”吴管家不禁奇道,“不错,这郭氏正是今岁年初才迁徙至冀州的。只因黄巾残党劫掠颍川,故而迁徙避难。现任家主名叫郭图,字公则,倒也颇有名气。据说此人满腹才学,不过,他郭氏把持行市,哄抬市价,却也是事实。郭图身为家主,必定参与其中。”
哼,郭图?他有个屁的才学!只会出馊主意的家伙罢了!
不过,既然是郭图,那也就意味着……
哈哈哈哈!
天助我也!
张尘的心里不禁乐开了花。
这个郭图的本事虽然一般,但与他同族的另一人却是非同小可!
张尘忽然想起,那人原本也是在冀州,起初也是在袁绍帐下,后来是看出了袁绍难成大器,才断然离去的。
想必,他也是这个时候与郭图一同迁徙至此的吧?
想到这,张尘连忙道:“吴伯,帮我查一个人。去查查郭氏子弟当中,是否有一人,名叫郭嘉,字奉孝?如有,立即报我!”
吴管家见张尘如此,不解道:“少爷为何关注此人?”
“此人乃旷世奇才,我定要得之!”
张尘的眼眸闪过一丝炽热。
奉孝,想来,我们很快就要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