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了几句,董昭便即告退,自返瘿陶去了。
张尘遂命人取金千两相赠,以答谢他此番说媒之情。董昭也不矫情,当即收下,笑说等着吃张尘的喜酒,便即告退离开。
送走了董昭,张尘又唤来差人,询问邺城一带是否有能工巧匠。
差人思索片刻,说是城东市集的李铁匠,在邺城手艺最佳。
张尘略一回想,那不正是前几日自己为厉温铸剑,寻到的那家铺子吗?
别的不说,那铁匠锻造的剑,确实有几分水准!
张尘想着,即命人将李铁匠唤来,并将“赤山玄铁”和“漠北金精”交予他,命他打造一杆长枪和一副铠甲。
李铁匠认出张尘,不由一惊,没想到几天前光顾自己铺子的客官,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了太守大人。
但当他看到这两样东西的时候,眼睛立马就直了,连声说自己打了一辈子铁,都没见过这等宝物。
张尘看着他,问道:“如何?这两件宝物,能否为本官铸一件神兵宝甲?”
“大人放心,有此二宝,神兵宝甲绝不在话下。”李铁匠道,“小人的父亲也是铸剑名师。小人这便回去,请父亲出山,与我一同开炉。十日之内,定为大人献上神兵宝甲!”
“好!”张尘大喜道,“那便以这‘赤山玄铁’为本官打造一杆长枪。切记,重量不可太轻,至少也要在六十斤以上。再以这‘漠北金精’,为本官打造一副铠甲。”
李铁匠赶忙应道:“小人遵命。”
张尘又道:“此事若办得好,日后的好处必少不了你。”
“大人说哪里话,小人有幸见到这两件宝贝,已是三生有幸。神兵若能经小人之手铸成,小人定可名扬天下!这全赖大人成全啊!”
说罢,李铁匠告退而出,满心欢喜地带着两件宝贝回了铺子。
兵器铠甲有了着落,张尘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不然以后上了战场,人家还以为他是个无名小卒呢。
郡中事务也逐渐步入了正轨。张尘特意去信,叮嘱牵招和方平,征兵的同时也要兼顾农时。每户必须留有青壮务农,不可尽数征发。
现在已是七月,再过不久便要秋收了,今年以来,风调雨顺,并无天灾,想来会是个好收成。
数日后,正逢七月初七,乞巧节。
这天,邺城上下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青年男女结伴而行。
张尘忙完了公事,已是傍晚,闲来无事,也便来到市集,感受这男男女女互诉衷肠的甜蜜氛围。
张尘来到东市,见街上熙熙攘攘,尽是一对对青年男女,摊贩售卖着各式琳琅的商品,引人驻足。
“可惜良辰美景,却无佳人相伴啊。”
张尘感叹着,不由想起了甄姜。
那日,就是在这里,他与甄姜初次见面,不觉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也不知,她现在过得如何?
嗨,人家是堂堂的世家大小姐,自是身居内院,养尊处优,自己又操得什么心来?
张尘自嘲般的笑了笑,随即信步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