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考核,对于仅仅只有开识境的书院新生而言,无疑又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故此。
等到进行第五场书法考核时,差不多已经只有不到三十名的新生弟子了。
而且书法考核同样严苛。
考较的不仅仅是弟子们对儒家经文的掌握,还有笔力的功夫。
考核的内容是,让学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一块长宽各两丈的木板上,默写出一篇一万五千字以上的儒道经文,而且必须是字字都入木三分。
是真的要求每一个字的每一笔画都入木三分。
对此,书院给出这二十余名新生弟子的都是统一粗细的狼毫笔,笔头均是用鼬鼠尾部的毛发制作而成。
这样一来。
他们若想将每一个字的笔画都入木三分,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文气,使得自己在书写时,文气催动狼毫笔的笔头,深深刺入脚下的木板,并且不多不少,正好透入木板三分深浅。
非但如此。
你还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一篇一万五千字以上的儒道经文。
同样是一种堪称苛刻的逆天考核。
不过。
对于一些能够熟稔掌握自身文气的天赋绝佳新生弟子来说,这种考核丝毫难不倒自己。
比如出自信国皇室的那对少男少女,他们在得知这场考核的规矩后,便立即下笔如有神一般,奋笔疾书了起来。
九公主萧晴写的正是《浩然正气诀》。
《浩然正气诀》乃是这个世界一篇传颂足足数万年之久的儒家经典文学着作。
它与李牧前世印象中文天祥所写的那首《正气歌》,虽然意思上有不少相近之处,但内容还是存在着许多细微区别的。
别的不说。
单就这篇《浩然正气诀》在字数上便足足有将近一万五千字,而且通篇都是教授人们如何正经通络、提气打坐。
俨然便是一部儒家用来行功打坐修炼文气的基础功法。
而十三皇子萧天赐写的则是一部儒家治国经略《万字文》。
两人不仅下笔飞快,而且每一个字的笔画都恰到好处地入木三分。
足可见这对少年男女对文气的把握,早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第三个动笔的便是周子路了。
他写的不是其他经文,而是李牧传授给他的那部《论语》二十篇。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周子路写出《论语》的第一句话时,就瞬间吸引了包括院长曾思道在内的不少夫子们的注意。
“咦,这个周子路写的好像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儒道经文吧?”
“是啊,《论语》?这是谁人所着?你们可曾听过?”
“不曾听闻,但的确是咱们儒家学说不假。而且你们看看这第一句,学而第一,这不就是我们儒道所传授的思想么?”
有几位夫子,更是忍不住跟着周子路所写的内容,直接念了出来。
他们越念声音越大,情绪也是越来越激动。
渐渐地。
越来越多的夫子以及书院弟子,汇聚在了周子路的身边。